顧菲雪從包裏拿出一副手套,戴上後就要取證物出來,我立即出聲:“等一下。”就在這時,我聽見了一聲悶響,似乎從很遠的地方傳來,我和顧菲雪相視一眼,我心裏已經隱約明白,或許今天我們誰也離不開這裏了。
顧菲雪的眼神中也透出冷色,但沒有輕舉妄動,還是聽我的話沒有動,我走到浴室門口喊道:“那個,龐先生和木先生,請問你們兩位能監視我們的舉動嗎?”
龐亮問道:“警察先生,怎麼回事?還要我們監視你們?”
“這是一種安全措施,因為現在警察還沒到現場,為了證明我們沒有在現場胡亂取走什麼證物,或者偽造什麼證據,所以想請你們幫個忙。”兩人沒有異議,跟著我走進浴室,兩人距離浴缸三米遠,目光注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拿出手機一麵拍照一麵說道:“顧法醫,可以開始了。”
顧菲雪拿出浴缸裏麵的東西,取出來幾張淡白色的紙張,看起來紙張被打濕。我疑問道:“這是?”
顧菲雪道:“這是桑皮紙。”
“桑皮紙,難道?”
“看來你猜到了,凶手應該是用的那個手法吧。”
我神色凝重,腦海中響起關於桑皮紙的訊息。
桑皮紙呈淡黃色,工藝講究的桑皮紙可見明顯的纖維結構,明清及民國時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書冊,基本上為桑皮紙作為書頁,外觀及手感美觀。桑皮紙古時一直用於高檔書畫、高級裝裱用紙,除了作普通用紙外,製傘、糊簍、做炮引、包中藥、製扇子等等也有廣泛應用。
桑皮紙紙張按質量分為四等,一、二等厚而潔白為高檔書畫用紙,三、四等薄而軟。精製的桑皮紙還是維吾爾族姑娘繡花帽必用的輔料。在繡花帽時,要隔行抽去坯布的經線和緯線,繡花後用桑皮紙搓成的小紙棍插進布坯經緯空格中,這樣做出來的花帽挺括有彈性、軟硬適度。
千年桑皮紙漫長的輝煌歲月桑皮紙確切記載的年代是唐朝。據資料記載,1908年英國人斯坦因在和田城北一百公裏的麻紮塔格山一座唐代寺院中,發現了一個桑皮紙做的賬本,上麵記載著寺院在當地買紙的情況。宋朝的顧文薦所作的《負暄雜錄》中這樣記載:又扶桑國出芨皮紙,今中國惟有桑皮紙。公元十四世紀中葉,桑皮紙製作技術又由和田傳入吐魯番地區。
到明清時期,中原與西域交流頻繁,出自西域的桑皮紙也為中原地區人們所用。在古代,桑皮紙作普通紙外,還用於高級裝裱、製傘、包中藥、製扇子等。上世紀初,桑皮紙還曾被短暫地用於印製和田的地方流通貨幣。1950年,桑皮紙退出印刷和書寫用紙行列,從那時起,高檔桑皮紙漸漸絕跡。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桑皮紙終於退出人們日常生活。
顧菲雪將桑皮紙攤開放在手裏說道:“這種桑皮紙是最高檔的喲,而且桑皮紙已經濕透了。你聞聞。”
我湊近聞了聞,上麵有不少“燒刀子”的味道,“燒刀子”就是燒酒,即高度白酒。七十二度古代的酒一般不做多次蒸餾提純,度數低,後來有了蒸餾酒,因度數高,入口刺激明顯,人稱“燒刀子”。我心裏更加確定,死者就是被人用那個手法殺害的,但是為什麼呢?
顧菲雪道:“死者因為被桑皮紙捂住嘴鼻,然後被人用燒刀子烈酒灌在桑皮紙上,看桑皮紙的數量有五塊,也就是說,有人就是使用這個辦法讓死者一點一點的窒息而死,所以死者頭麵部缺氧,出現淤血症狀,其麵部青紫,嘴巴發紫張開,眼內有廣泛的出血點,屍斑出現快,色濃,身下有大小便排出,其突出部位有明顯的碰擦傷,死者無性侵症狀,全身的衣物在一旁的晾衣架上掛著,死者被仰麵捆綁,臉頰兩側有膠布封嘴的跡象,在浴缸內也找到了用來封嘴的透明膠布,浴缸內的一瓶老窖隻剩下了酒瓶,看來是被凶手全部使用掉了。從屍斑和屍冷等方麵判斷,死亡時間應該是在二個小時之前。”
我聽了顧菲雪的報告心裏大概有個判斷,凶手先是用透明膠布封住張彤的嘴讓她不能說話,再捆綁起來接著使用桑皮紙進行殘忍的古代刑法!在門口牆兩邊的水漬是有人奔跑時踩到水坑濺上去的,張彤來洗澡不可能跑那麼快,剛剛我注意到,顧菲雪和葉玲的褲腳沒有打濕,地上也沒有水坑,而李安也是在最後才趕到,那就應該是凶手造成的了。因為,如果踩到水坑,褲腳勢必會打濕。
我轉身問道:“龐先生,我們到這古堡有多少時間了?”
龐亮想了想,看了看手表說道:“你們來的時候是七點四十分,如今的時間是十一點五十分,你們來了有三個多小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