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匕首攻擊張風雲的頭部,但張風雲下腰,所以他的匕首落空,但張風雲的匕首卻穩穩地插進了他的“氣海穴”。
“氣海穴”和丹田以及百彙等穴位並列為人身三十六大死穴之一,匕首刺中,哪裏還有活命。
但張風雲才將那鋒利的匕首從他的腹部裏抽出來,站穩身子,上官絕頂已經閃電般地衝到,一伸手正好掐住了張風雲的喉嚨。
張風雲條件性反射,手裏的匕首便從下邊刺向上官絕頂的肚子以解救喉嚨之危。
但上官絕頂早有防備,以另外一隻手下壓張風雲的小手臂,一股強大的力量便將張風雲的手給擋了回去,同時間上官絕頂再次發力將張風雲那隻握著匕首的手給強壓向背後,掐住喉嚨的手也加了些力。
一個力氣再大的人,就算勝過猛虎,但如果喉嚨受製,被掐得很緊,那口氣上不來,多大的力氣都變成了浮雲。
在張風雲喉嚨被掐得那口氣上不來,大腦嚴重缺氧有點眩暈的時候,上官絕頂使用了一個激起漂亮的挽弓手法,將張風雲的身子調轉了一個方向。
本來上官絕頂和張風雲是麵對麵掐住他喉嚨的,但這方向一調轉就變成了張風雲背向上官絕頂,而上官絕頂的手仍然鎖著他的喉嚨,還將張風雲那隻握著匕首的手反在背後,緊緊地抵在張風雲的背上。
上官絕頂將張風雲背後那隻握著匕首的手捏住,然後一用力。
張風雲悶哼一聲,那隻手感覺像被捏成肉餅似的痛徹骨髓,馬上將匕首鬆掉了。一下子。張風雲便在上官絕頂的手裏被反綁式的控製住。
一名保鏢還以為是上官絕頂沒有辦法殺張風雲,在和張風雲撕扯掙紮著,馬上出手幫忙,一挺匕首就往張風雲的腹部刺去。
上官絕頂見狀,忙抬腿一腳直直地蹬向那名保鏢進行攔截,那名保鏢隻全身心地注意著張風雲,而且知道張風雲也沒有能力還擊,就更不用說防備上官絕頂了,一下子就被蹬到了腹部,一下子飛摔出去,跌了個四腳朝天。
但張風雲卻抓住了這個機會。
當上官絕頂卻在攻擊那名保安的時候,一隻腳抬起攻擊,一隻腳站立,下盤不穩,還將控製張風雲的力量鬆開了許多。
張風雲在那個時候猛地緩過了一口氣,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也抬起了一隻腳,用盡生平的力量,往後麵上官絕頂的那隻支撐腳猛踹出去。
再強大的一個人,就算你能紮馬步紮上一天,下盤如泰山般穩,但如果隻有一隻腳站立的時候,一股強大的力量往小腿上衝擊,是沒有任何一個人還能站穩如泰山的。
更何況張風雲是純粹在拚命掙紮的傾力一擊,而上官絕頂又在阻止保鏢攻擊的疏忽大意之時。
上官絕頂的那隻支撐腳一下子被張風雲踹得離開了地麵,整個身子懸空起來,所有的力量便依附在張風雲的身上。
而張風雲卻順勢把脖子往下一縮,脫出上官絕頂的鎖喉控製。
一旦張風雲脫出了上官絕頂的鎖喉控製,上官絕頂的整個人都失去了依附,龐大的身子頓時重重的往地上摔落。
不過上官絕頂的反應還是非常迅速的,在摔落的時候單手撐向地麵。
之所以單手撐地,是因為他還得留一隻手防備已經逃脫的張風雲趁機空寂,而果不其然,張風雲脫身之後往上官絕頂下墜的身子一腳射門似的踢出。
腳力射擊點在上官絕頂的腰部位置,如果這一腳能將墜落的上官絕頂給踢中的話,不管上官絕頂的抗擊打能力有多強悍,就算不能將他終身殘廢,至少也能讓他腰間骨折,在床上去躺個一兩月的。
兩百斤重的沙袋張風雲尚且能一腳踢飛,何況踢上官絕頂這不足兩百斤的人?
但奈何上官絕頂老奸巨猾,知道張風雲必然乘人之危而攻擊,墜落的時候留了一隻手,當張風雲趁他在空中的時候猛烈攻擊,他就以那空著的一隻手擋向張風雲猛踢出的腳。
說是擋,但絕對不是硬擋,如果硬擋的話,麵對張風雲優勢之下的猛烈一腳,上官絕頂倉促下脆弱的格擋,肯定得把手給廢了,有句古話說得好,胳膊是扛不過大腿的,何況在此種劣勢之下。
所以。上官絕頂使的是借力,借張風雲腳上的力將自己的身子飛出去。
這一特點應該屬於太極精華,太極的兩大特點,其一是以柔克剛,其二是借力為己用。
雖然這一特點本為太極,但很多武學大師都在自己的功夫裏借用了這個特點,就好比一招“黑虎掏心”,無論是練拳的,練爪的,還是練掌的,他們都會在攻擊中使用這個招式,以攻擊對手的胸部要害位置。
上官絕頂的這招借力己用,用得很成功。
他下墜的身子一下橫向直射,飄向遠處。
而當力道減弱的時候,他一下子就掌握了平衡,將身子穩穩地落下,站在那裏,一如既往的淡定和瀟灑,臉上有著一些讚揚之色:“好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