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索與實踐(1 / 2)

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索與實踐

院校管理

作者:郭文潔 廖冰 王威

摘要:培養擁有足夠專業基礎理論,能適應實踐工作崗位需要,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實踐證明開展校企合作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經之路。在我國全力發展農業經濟的大形勢下,動物生產類專業作為專業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能否在應用型本科院校改革中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的完美對接,深度開展校企合作辦學,為行業發展提供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已成為關係到行業發展、國家經濟轉型的重大問題。

關鍵詞:校企合作 人才培養 應用型本科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

2014年中國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經明確全國普通高等本科院校1200所學校中,將有600多所逐步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變。而04年至今,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12年聚焦三農問題,由此可見,農業建設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點、焦點,在這一社會背景下,高校中的涉農院校能否順利完成向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變,涉農專業能否培養出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已不僅僅是學校、學科發展的問題,而是關係到我國農業結構調整能否順利進行,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關鍵性問題。畜牧業作為農業生產中“領頭羊”,也必然成為重中之重,如何培養適應行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為行業發展保駕護航,已成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動物生產類專業學科建設的核心任務。

培養高質量人才為企業發展服務是高等本科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高等本科教育長期以來存在著人才培養與市場需要不對接的情況,高校辛苦培養的人才,企業用不上,而這一現象又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就業難”。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經環節和重要平台。英網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初殿鬆表示,普通高等學校轉型職業教育,這是回歸教育的本質,將終結人才培養與市場不對接的扭曲格局,讓高等教育盡到本來的職責。這種變革也必將帶來“人才紅利”。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工作難點

1.企業對本科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存在質疑。長期以來,充斥在生產一線的臨床獸醫多為大專畢業生,而企業對其認可度也較高,這一現象在工作初期尤為明顯。而正是高等本科教育長期以來對實踐教育的忽視導致這一現象的出現。我們通過與企業溝通交流了解到,使其從分了解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的區別,專科教育在課程體係上倚重職業技能,疏略學科知識,從短期效果看,雖然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契合了企業的崗位需要,但從長遠看,由於忽視了知識的係統性,最終限製了畢業生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為了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占據優勢,學校深入研究企業的特點,加強與企業的情感交流,並且加強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教育,找準症結、對症下藥。

2.企業資源的引入。譬如:動物生產類專業在我國高等本科院校中的辦學比例長時間處於低水平,以遼寧省為例,在02年之前僅有沈陽農業大學1所。但隨著我國農業的飛速發展,部分新進本科院校也加入了辦學大軍。這類高校如何打破原有高校在本地區人才供給中的壟斷局麵,取得企業的信任,是開展校企深度的工作重點,也是難點。我院通過製定政策吸引企業來校投資,利用學院科研人員、實驗室等優勢,吸引企業來校投入資金或設備,資源共享、利益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