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國喪(1 / 2)

公元557年,大周朝第三代皇帝宣宗因感染天花惡疾去世,享年57歲。宣宗的大兒子哲宗即位,這位大齡太子終於在32歲的年紀登上帝位。

按照大周國禮,帝王去世,將大赦天下,除了死囚犯依舊得被砍頭外,其餘的非重罪犯人統統可以歸家了,於是牢內響起一片歡呼聲,獄卒將腳鏈、手鏈打開後,被大赦的犯人們無一不扣頭謝恩,更有甚者老淚縱橫,一方麵感概自己還有今日,另一方麵的確為宣宗的死亡感到悲傷。畢竟他是一位明君,廢苛政、減賦稅、促農業,將百廢待興的大周帶入了盛世。

要說這位君王最大的不足就是在後期迷上了一位叫張綠水的舞女,甚至為了她要廢掉自己的西宮後位,如今的孝仁太後。世事難料,還沒等到張綠水登上後位,宣宗突染惡疾,不過半月就死了。按照太醫們的說法是“過了張綠水的病氣,染上了天花。”百姓口中的妖妃張綠水也被處以了極刑,因為沒人見到她的屍體,具體哪種極刑並未可知,被孝仁太後剁去雙手、雙腳,裝進甕中的說法卻也在民間流傳開來。想當年,風光一時無兩的張綠水,在腥風血雨的權力鬥爭中,最後也隻是淪為了談資。在官太太們口中,她是勾引男人、不要臉的低賤娼婦;在見過她的男人們則唏噓不已,這樣的絕世美人換做是自己,也是願意為她掏心掏肺的。無論世人如何評價,她終究是宣宗時代後宮鬥爭的失敗者,最後的勝利屬於當今的太後。

可孝仁太後如今卻怎麼也笑不出來。宣宗大喪,皇宮內一片素白,老天也下起了鵝毛大雪,身著素服的宮女們、宦官們進進出出,留下深深淺淺的腳印,朱紅色的宮牆這時候顯得特別刺眼,跪在靈堂最當中的孝仁太後一夜之間也長出了不少白發。原以為大半輩子的宮廷生活耗盡了自己的眼淚,才明白隻是未到傷心處,棺柩裏躺著的男人是一國之君,更是自己的丈夫。那一年山花爛漫,還是太子的他挑起了自己的紅帕,“別怕,有我在,我定會護你一生”,猶言在耳,之後發生的總總,有些太心寒,有些讓人憤懣,曾經天真的少女如今手握朝政大全,連新帝也可不放在眼中,但有些東西卻不會改變,比如妻子對丈夫的愛。

這種愛很容易轉變成對另一個人女人的恨,於孝仁太後來說,一生最恨兩個女人。一個是宣宗的東宮皇後,生下當今皇帝哲宗後便撒手人寰,從此宣宗再未立正宮娘娘。一個便是張綠水,宣宗後期最寵愛、更是專寵的女人。我真的擁有過你的愛嗎?孝仁太後看著眼前的牌位,心裏重複著這個問題。宣宗咽下最後一口氣前,她曾當麵問過這位帝王,他是否全心全意地愛過她,但他隻是用盡最後的一絲力氣,說出了別的答案“死後,將我和梅兒(東宮皇後的小名)合葬在一起。”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有宣宗的生命一樣,讓人絕望。但至少,在他死的時候,他的身邊隻有自己,他的眼裏也隻有自己;而且在他死後,能為他守護這個國家,能守住他一生所有的也隻有自己。今天是大喪的第七天,也是最後一天,按照祖製,宣宗的靈柩得入皇家陵墓了。在大周朝,帝王的陵墓在登基的第三年便開始修建,入陵前,宣宗需接受滿朝文武百官、後宮、子嗣的組後一次大禮叩拜。成年皇子們包括燕山君在內從各個封地趕來,見父皇最後一麵。

皇子諸侯們在前、滿朝文武百官在後、最後是後宮嬪妃、公主們,廣場上白皚皚一片,一排排都躬身低頭,啜泣者不在少數,眼淚和空中飄的白雪一樣,沒有停的時候。

隨著一聲“皇上、太後駕到”,人群往兩邊移去,讓出一道寬道。領頭的男子站姿挺拔、眉清目秀,兩道霸氣的劍眉盡顯英武,他便是哲宗,與孝仁太後並排而走。他俯瞰著腳下的臣子們,其中有自己的幕僚,也有自己的敵人,表麵上看他們都臣服於自己,但他清楚,他們大部分都畏懼自己旁邊的女人,也就是一手把自己養大的孝仁太後,當然裏麵並不包括她的親生獨子燕山君。此刻的他背影瘦削,幾年不見,眉宇間少了幾分稚氣,不再是那個隻會追在自己身後跑的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