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黑夜發來的一連串問號,我笑了,隨後馬上發了一個笑臉:“風刮卜奎 。卜奎是齊齊哈爾的原名,達斡爾語“勇士”到意思,是位達斡爾族頭領名字。
後來雖然改名為齊齊哈爾,但是老卜奎卻延續了下來。現在的卜奎大街這裏就是原來的卜奎城的舊址所在地。在齊齊哈爾市城市道路發展史上有著悠久的曆史和重要的地位。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與擴大,卜奎大街也由昔日不足兩三公裏的窄巷,變為如今寬闊的主要街道。現在的卜奎大街南北長達10公裏,從中華路到龍華路為卜奎大街,這裏集中了齊齊哈爾的商業精華,中華路以北是卜奎北大街,向北連接碾北公路,龍華路以南是卜奎南大街通往鶴城路。
現在的卜奎大街是最寬處有100米的寬闊大道,以中環廣場為中心向四麵八方擴散,是名符其實的齊齊哈爾的市中心,幾乎所有的齊齊哈爾公共汽車都通過這裏。 ”
黑夜見我發送了這麼一大篇,馬上回了幾個字:“你要給給我上曆史課還是地理課?”
我回到:“我是好心給你普及一下知識,順便過過當老師的癮。”
“那麼請教涼如水老師你剛才說的那個‘風刮卜奎’是什麼意思?”‘涼如水’是我的網名,很沒有創意。
我知道黑夜故意拿我打趣,但仍然輸入:“東北地區的流傳的許多民諺和傳說都與東北的古城有關。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狗咬奉天’、‘火燒船廠’和‘風刮卜奎’”。
黑夜好像對我說的很感興趣:”什麼意思?“
我輸入到:“是關於東北三省的三個故事,其中的這個‘風刮卜奎’就和齊齊哈爾有關。剛才我和你說過,過去的卜奎也就是齊齊哈爾愛刮風。平常別的地方不刮風,卜奎也刮風;別的地方刮小風,卜奎就刮大風。若是刮起狂風,飛沙走石,天昏地暗,人們連門都出不去。”
於是我和他說起了想起了幾天前那個拿著一張皺皺巴巴的十元錢買餅幹的老爺爺給我講的故事......
老爺爺說他姓蘇,他的祖上是達斡爾人,以前齊齊哈爾這片地方很荒涼,沒有人住。他的祖上就居住在嫩江的西岸,世世代代以打獵、放牧、捕魚為生,雖然清貧但卻安穩。
直到有一年,清朝皇帝聽說黑龍江有一條黑龍保佑,便認為這裏有龍脈是一塊福地,便要在這裏建個城池,讓當地的居民搬遷到別的地方。雖然老百姓反對,但是清政府並不理會他們的怨聲載道,強行在西岸劃線、挖地基。
當時蘇老爺爺的曾爺爺的曾爺爺的曾爺爺,反正就應該是他們家的老祖宗吧吧?叫蘇義,想了一個阻止清政府強製搬遷的辦法。
當天夜裏,那時候還是年輕小夥子的蘇義領著城裏體格健壯的小夥子來到了嫩江東岸。他們按照江江西岸邊官兵那樣劃線,挖地基,又將江西岸的木料、沙石等運到江東岸。
半夜,狂風大作,沙石漫天,刺骨的寒風刮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天亮時,風停後,官兵們來到工地幹活,一看都驚呆了,他們準備的東西什麼都沒了。最後在江東原樣找到了他們的東西,並且和江西一樣有新建的地基。當時的社會還非常的落後,人們還比較迷信,當官的就以為這是老天安排。於是負責修建城池的官員便將這件事上報給了朝廷。清朝皇帝以為這是上天的命領,不可違背,於是就下旨將城池修在江東,這就是後來的卜奎城。
聽我講完,黑夜半天沒有出聲。
我忙問他:“還在嗎?怎麼不說話?”
半天,他告訴我:“聽了你的故事我還真想去齊齊哈爾去看看,看看老卜奎,看看美麗的丹頂鶴。”
我回了他仨個字:“滾犢子。”
最好笑的是這位大哥竟然問我:”什麼意思?”
“你連東北的八大犢子九大神獸都不知道?”我就知道他看不懂,因為他說過他是南方人,家在雲南。
黑夜給我發過來一個不停搖頭的圖片,意思是他不知道,下麵還打了兩個字:“求教!”
我從電腦裏發幾張圖片,然後寫到:“東北的八大神獸:土豹子、白眼狼、貓驢子、傻麅子、大馬猴、熊瞎子、兔崽子、黃皮子。八大犢子就是:滾犢子、扯犢子、護犢子、完犢子、裝犢子、癟犢子、扯犢子和王八犢子。”
過了幾分鍾黑夜才發過來一句話:“你罵我。我剛問過度娘,犢子是體型較大的動物的幼崽,滾犢子就是滾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