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在京城的中低層官員中威望極高,雖然出身尊貴,可是為人謙和,很少與人結怨,因此才會在數月前與當今聖上爭吵誰才是太上皇這個問題上一呼百應。
當時楊廷和已經告老還鄉,依然有二百餘各級官員追隨楊慎等人在皇宮門前絕食抗爭,氣得嘉靖皇帝下令所有參與官員拿入北鎮撫司廷杖,第一次被打幾十天後,再組織眾人宮門情願,皇帝再次下令廷杖,最後活活打死十六名各級京官,楊慎本人也被氣得咬牙的嘉靖皇帝發配萬裏之外充軍。
因此,即使是負責押解的錦衣衛,對這位楊大人也是非常恭敬,不敢讓他有絲毫的差池。
這一路行來所遭遇的追殺其實跟楊慎本人沒有多少關係,全都是他父親楊廷和兩任首輔時結下的恩怨。
楊廷和為官清廉,而且此人頗有手段,劉瑾、江彬、錢寧……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被楊首輔一手打倒法辦,其中大宦官劉瑾更是被千刀萬剮三天三夜。
這還不是楊首輔做得最絕的,大明散官、屯官情況嚴重,一省養著數千官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隻吃俸祿不幹事的閑官、蔭官,其中也包括京師堂部官員,楊首輔當政時期大量裁撤官員,壓縮朝廷開支以供養正德皇帝玩樂、征戰四方,大批官員因此丟官為民,恨楊家的人實在太多了。
可是楊首輔威望實在太盛,就算告老還鄉,依然沒有人敢動他分毫,老的不敢動隻好拿他的兒子出氣。
在各路追殺之下,楊慎仍能安然無恙地從北京城走到重慶,實在是奇跡!
“大家莫要妄動!”
楊慎阻止周圍眾人的拱衛,對張蓧嫻說道:
“你也莫要驚慌,令夫這是陷入思念意境之中,醒來則可能頓悟人生,若是醒不過來則可能終日渾渾噩噩。看來這位巡檢大人也非尋常之人,能有如此人生際遇,日後絕非池中之物!欲剛賢弟,次此前來富陽赴任,也不曾想到會有意外的收獲吧,用好此人,說不定會對你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費廉沒有想到楊慎會對一個隻有一麵之緣的人做出如此高的評價,心中疑惑:
“升庵兄誇大其詞了吧!隻不過是問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聽了兄台一句無關緊要的話就變得神誌不清,這樣的人與其說是大才,不如說是大傻。”
“佛家有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任何細微的事物都可觸及人心,區別隻在人心是否察覺。對你我來說一句簡單的話,對這位巡檢可能是當頭棒喝,自古以來能達到如此境界的人,無一不是大賢大能之人。”
楊慎阻止周圍的人輕舉妄動,想要成全殷琥突破心中魔障,說道:
“每一個人生命際遇不同,心中所想所悟也不相同,你我不知道巡檢心中所思所想,當然隻會覺得此人癡傻癲狂,卻不知真正癡傻的人是我們自己而已!”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張蓧嫻喃喃地念出唐伯虎的詩來,楊慎的話不正是這樣的意思嘛!
“哈哈!”
楊慎輕聲地笑著,對張蓧嫻說道:
“姑娘所用桃花庵主的詩詞比喻也算恰當,桃花庵主一生多難,隻能寄情於山水,蹉跎多年後在桃花樹下看透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當為世間大賢大能之人,可惜一生才華無法施展……可惜!可歎啊!”
楊慎歎唐伯虎可惜可歎,又何嚐不是在為自己哀歎,當世兩位文中豪傑雖然前半生各有精彩,可是後半生注定都將在蹉跎歲月中度過,最後能夠感悟出同樣的人生,也算是莫逆相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