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強取豪奪無法紀(1 / 2)

王延年已經分了產業自立門戶,除非大哥王延壽登門相求,否則本家的事情是不好到場隨便插手的,容易被人誤會貪圖本家的富貴。

老的來了要犯忌諱,小的卻沒有這麼多的顧忌,因此王延年將自己的兒子指派了過來聽候本家差遣,也算是表明了與王家本家有共同進退之意。

“來了……老太爺、老爺……侄、侄少爺……”

在青衣巷外望風的護院嘴裏嚷嚷著,跌跌撞撞地衝進府門,哆哆嗦嗦地站在堂屋門外,結結巴巴地說道:

“那些、那些人來了!現、現在、現在已經到了青衣巷口,四個、四個領頭的,後麵跟了好些個打手!”

“滾!”

王老太爺看到這護院慌慌張張的模樣就生氣,睜開半閉著的眼睛,正襟危坐:

“我們是主,來者是客,這是大明的天下,是有王法的,誰還敢血洗我王家不成!都給我把腰杆挺直咯!”

“都把腰杆挺直了,準備迎客!”

門外,護院的頭領聽見王老太爺的號令高聲地重複著,那些遊走在前後院子的護院們聽見聲音快速地靠攏過來二三十人,這些人都是王家精挑細選出來撐場麵的精壯漢子,一個個長得身強體壯,一副孔武有力的模樣。

靠攏過來的護院們按照事先布置好的樣子,從院門的台階上開始,分立在直通堂屋的小道兩旁,一人一個火把,手裏的短刀全部丟了刀鞘,明晃晃的鋼刀就這麼橫插在腰間,挺胸抬頭怒目而視。

剛擺開了架勢,王家的大門就緩緩地打開了。

“哎呀!王老爺這是做什麼呢,大家都是老熟人了,還用得著擺出如此大的排場迎接嗎?客氣、真是太客氣了。”

進了王家的院門就大聲說話的還真不是陌生人,正是富陽縣裏的刀把子楊雄。

跟在楊雄身後的也就隻有三個人,那幾十個所謂的打手全都留在了門外,連王家的台階都沒有踏上去一步,也不搭理守在門口一臉警惕的護院門,相熟的人圍在一起自顧自地說笑。

楊雄領著三人進來一路上談笑風生,沒有半點像是上門惹事的樣子,不時地還停下來對著兩邊擺開了陣勢的護院們評頭論足一番,什麼這個人下盤不穩一踹就倒,那個人手上太幹淨根本就不是握刀的手。

騷得那些為了錢好容易鼓足勇氣前來迎客的漢子們麵紅耳赤,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王家的這拳下馬威算是打在棉花上了。

在黑道流氓麵前耍威風,這不是在關老爺麵前耍大刀嘛,根本就是班門弄斧。

王老太爺帶著王延壽和王良走到堂屋的門口迎客,在楊雄的介紹下才知道這次登門的三位無一不是江湖上響當當的人物,就連王老太爺這個多年不在外麵走動的老人對這三個名字也不陌生。

俠以武犯禁,在官府的眼裏不管是黑道上打家劫舍的強人,還是白道裏行俠仗義的大俠都是不服教化,仗著武藝高強肆意妄為的歹人,通通都是黑的。

大明朝立國百五十餘年,對江湖的管控力度隻有增加沒有減弱,甚至有專門的機構監視和控製江湖上的門派。

不同於亂世,在太平盛世下混江湖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逼不得已誰會心甘情願地躲進山中落草為寇,鐵了心地跟官府對著幹。

在江湖上混一方麵要養活一大幫的兄弟和他們的家眷,另一方麵又要處處小心地應付官府,大多數的門派都有各自的營生。

比如這次前來的三位,杠子幫三當家八麵風王正,金水門掌舵的大公子浪裏翻孟魚躍,還有天威鏢局鏢頭金槍客楊三立。

杠子幫控製了湖廣八成以上的杠子夫;金水門橫行長江多年,漁業買賣已經做出了四川;天威鏢局更是大明南方最大的鏢局。

正是有這三個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聯袂抵達富陽縣,才將各方蠢蠢欲動的勢力壓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