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國慶去師家莊把慧芳她們母女帶回來了?來了就好,以後過日子吧!你這脾氣得改改了。”村裏的張大奶奶牽著水牛停下來勸說著。記得前世的時候她孫女和我是小學同學,她孫女現在也一歲了。
“張大奶奶要去放牛麼?您身體看起來好硬朗呀!”
“這孩紙真是可愛,看起來好聰明,以後一定是個有本事的孩紙,國慶啊,一定要好好經營這個家哦。”
“這麼快就找回來了,這種女人有什麼好請的,她自己又不是不會回來。我說你也是有這個閑情雅致呢!要我的話,不再添兩巴掌就算是對得起她了,還有這小宣也是,女兒要來幹嘛,以後還不是別人家的,生下來已經算對得起她了,現在重點是要等肚子裏的兒子出生!我跟你說……”這個隔了兩代的大伯唯恐天下不亂地說道。
“大伯,那你怎麼不去打大伯娘,我都沒看到你扇大伯娘耳光,要不你也扇大伯娘耳光試試,還有小紅姐姐和招娣姐姐,你也別讓她們吃飽,你老是嫌棄我爸對我們太好了,可是你對你女兒和大伯娘比我爸對我媽和我還好,這是不是人家說的表裏不一啊?”我看到我爸耳根子明顯又要軟下去的時候趕緊說道。他家有三個孩紙,第一個和第二個是女兒,第三個是兒子,他兒子比我大兩歲。
前世他兒子女兒讀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現在他女兒一個12歲,一個10歲,沒多久要出去打工了,其實她們成績還不錯,不過這個年代農民基本都在家裏務農,九年義務還沒有開始實施,學費交不起隻能早早輟學去打工。
他兒子天賜,也是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前世他初中就無心學習,沉迷於台球和網吧。不過我們關係還是很不錯。
我不想再去計較前世的矛盾,這一世我要改變母親那悲慘的命運,讓她能安享晚年。
“好了,大伯,我們回家了,我們很久沒回家了,肯定需要收拾的,就不和你多擺龍門陣了。反正我們就住隔壁,想聊天隨時都能聊,現在我們就先回家了。”
“死丫頭,我和你爸說話,你插什麼嘴?一點教養都沒有,我要是有你這麼一個女兒分分鍾把你掐死,免得到時候被你氣死。”果然是心術不正,有時候我在想他們這些事看到別人過得不好,對他們有什麼好處,老是在這裏煽風點火的。有這個時間和心思還不如好好去想想怎麼掙錢,給小孩一個安逸的生活環境。隻有心理變態才想要看別人過得比自己差然後去找滿足感。
“大伯,教養是什麼?能吃麼?多少錢一斤?聽你這麼說我好想看看你家的教養是什麼樣子的。”別以為隨便挑撥兩句就能看熱鬧了,好歹我前世也走過了一輩子,人情冷暖什麼沒看到過。前世國家政策是精準扶貧,我家什麼條件都達到了,名額還不是被占用了。
即使媒體這麼普遍,也是有理沒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