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書國家設定-台灣(1 / 1)

台灣(俗體字又寫作台灣[9])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另有寶島、鯤島、

大員、福爾摩沙等別稱。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側隔台灣海峽與中國大陸(歐

亞大陸)相望。全島麵積約3。6萬平方公裏,山地與丘陵約佔全島麵積的7成,地形海拔變化

大,山脈大多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與東部縱穀地帶。全島最高點

玉山標高3,952公尺,最長河流濁水溪則為186。60公裏。氣候分為中北部的副熱帶季風氣

候、以及南部的熱帶季風氣候,春末夏初為梅雨季、夏末秋初則為台風季,冬季則有東北季

風吹拂。由於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區之交界,自然景觀與生態係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10]。

台灣人口約2千3百多萬人,主要由最早定居於此的原住民族、與17世紀後遷入漢族所構成;

若以族群概念劃分,則分為原住民族、河洛、客家、外省、新住民等五大族群。原住民族可

依據分布區域與文化特質概分為高山族和平埔族兩大族群,還可再細分為20多-30個小族

群,均屬於南島民族,但官方僅承認14個部族。河洛與客家族群均屬漢族,其中河洛是台灣

最大的族群,但兩者在17世紀遷入台灣以來的兩百多年間不斷透過漢化與通婚將平埔族融

入。外省族群是指1949年前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移台灣的中國大陸居民,包含漢族與少數的

中國少數民族人士。新住民族群則是指1990年代以來之境外移民,包括東南亞、解嚴後來台

的中國大陸、與各國來台定居的人士。全島超過7成的人口集中於西部的5大都會區,其中最

大者為台北都會區,首要都市台北市與人口最大行政區新北市均位於此,亦是亞洲主要的巨型都會圈之一。

台灣在17世紀中葉開始與外來文化接觸後,始有國家政權的出現[11][12],曆史上曾經曆多

次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起納入中華民國領土[13]。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12月中因國共

內戰失利播遷至台北,使台灣自1950年起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國土並延續迄今,因而「台

灣」一詞成為中華民國目前在國際上的主要代稱。台灣於1980年代末期進行初步社會轉型與

民主化,於1996年舉行首屆公民直選總統,2000年更實現首次政權和平轉移,被譽為「亞洲

與世界民主的燈塔」[14]。

曆經20世紀初期的日治時代打下現代化的基礎,台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

猛進,1970年代和1980年代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締造舉世稱羨的台灣奇蹟,在1990年代躋

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2012年數據為0。890,位列世界第

23名,亞洲國家第5名)均與世界先進國家齊平,屬極高度開發國家地區。[3]。台灣擁有蓬

勃的製造產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

方麵以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彙,現階段的經濟主要朝向奈米科技、生物科技、光電、文化產業及觀光服務業發展[15]。

——來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

------題外話------

那個~阿逆是台灣人啦~喜歡中國~想讓中國的人多多認識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