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德軍以為遠東軍團的傷亡也不會小,可是這次他們算計錯了,遠東軍團在首場戰役中,傷亡不多才幾千人,而對於這一點,遠東參謀們隨後作出了正確的分析,首先第一次戰役中,是德軍發起攻擊,遠東軍團是在陣地上打阻擊戰,所以傷亡相對小,其次在遠東軍團炮擊的過程中,由於德軍的陣地不夠堅固,所以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其次首場交戰,主要是裝甲軍團之間的戰鬥。
第一次戰役的失敗,似乎讓法西斯德軍更加激情飛揚,所以數日後又發起了第二次激戰,總結了上一次失敗教訓,德軍稍稍改變了自己的戰術,所以第二次戰役導致了雙方均損失慘重。
可是在德軍發起攻擊以後,李寧宇立即判明德軍這次的主攻方向是右翼,就直接調集三個裝甲軍團,開始平行推進,一開始德軍還想將第121裝甲師調往北線作戰,可是隨著右翼部隊進攻受挫,德軍隻好暫停左翼裝甲部隊的進攻,將第7和121裝甲師右調,這樣做目的就是加強主攻方向實力,可是這樣已調,導致左翼德軍第6集團軍的其他部隊,隻能采取守勢,隻能以小分隊出擊和炮火襲擊牽製遠東軍團。
發現了德軍左翼的情況,遠東軍團兩個預備隊裝甲集團軍立即加入戰鬥,最後雙方的戰爭打到了白熱化。
早在二戰開始以後,三大法西斯國家的石油補給幾乎全部中斷,所以德國、意大利隻能從非洲地區,運送燃料回本土,可是在遠東宣戰以後,幾乎德國和意大利所有的遠洋油輪全部都被英、美兩國海、空軍擊沉,這樣致使隨後德軍裝甲部隊,無法組織大規模反擊。
第二次戰役打到了第六天,遠東軍團裝甲集團軍還在繼續推進,德軍一步步被擊退,雖然德軍由南線調來主力第21裝甲集團軍,開始向左翼機動,可是李寧宇已經根據德軍的情況,改變了遠東軍團的作戰計劃,下達決心把左翼德軍防禦薄弱部位,實施一次大縱深突破。
於是在第九日,遠東軍團第四、五兩個集團軍,30餘萬人,進抵德軍左翼地區,隨後立即展開切斷德國左翼部隊後撤之路,而德國的第121裝甲師、第90輕型裝甲師聯合展開反擊,但是在遠東裝甲集團軍的配合下,德軍的反擊毫無成效,至此時,德軍的坦克僅剩200餘輛,而遠東軍團在左翼戰線上,尚有800餘輛重型坦克投入戰鬥之中。
第十一日淩晨,德軍再次發起新的進攻,經過三天的炮火準備,德軍數千門火炮開始向遠東軍團發起轟擊,隨後德軍第151、第152兩個步兵師,在第9裝甲師的配合下,發起陣線衝擊,但遭到遠東軍團頑強抵抗,這次戰鬥,遠東軍團第203、204裝集團軍全部投入戰鬥,戰鬥一直打到次日夜裏,最後以德國第15、第16兩個步兵師被全殲而結束,從此遠東軍團的裝甲部隊,在德國左翼的接合部實現突破,並且兩股戰鬥力形成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