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的西北部地區,有一個重要軍用港口和商業貿易港口,位於科湯坦半島的北端,英吉利海峽附近,雖然這裏的人口一共隻有8萬人,但是卻有長達3700米的防波堤,是一座重要的軍事要塞,擁有軍用船艦製造、機械、冶金等等工業設施,曾經這裏還停泊有從南北美洲到歐洲大陸的郵船,這裏就是法國瑟堡海港,但是如今這裏已經被德軍占領。
1910年5月1日下午三點,地點:瑞士首都伯爾尼,國家最高軍事會議大樓。
“瑟堡港位於科湯坦半島的北部,而科湯坦半島的形狀像個牛頭,瑟堡正好位於牛的額頭,瑟堡的陸地防線是由6至10公裏的混凝土野戰築城工事組成,是一個半圓形防禦地帶,隻要占有所有製高點,就能控製所有通向瑟堡的道路,目前駐守的德軍,還利用河流和水渠作為反坦克的障礙,在瑟堡的東部和西部,德軍有20個暗堡炮連,使用的武器有150毫米火炮、280毫米炮,此外,還有許多75毫米和88毫米野戰火炮,德軍這些火炮,既能向內陸、也能向海上進行射擊!”一位少校軍銜軍官,手捧文件,大聲閱讀,似乎正在彙報情況。
就在這名少校說完以後,一張寬大的椅子後麵,響起了充滿敬畏的聲音道:“德軍具體有多少門火炮,以及多少部隊和後援?”。
聽到問話,少校軍官不由的腰身一挺,好像麵試一般神情,可是椅子後麵的人,並沒有轉身看過來,接著少校軍官就用標準的語氣說道:“150毫米15門,280毫米3門,75毫米和88毫米野戰火炮數據不明,但是德軍在防波堤上也構築了炮台,可是由於德軍的守軍人數不足,所以隻有三分之一的德軍兵力,沒有到達防禦圈內,現在德軍的守軍司令,本把德軍文職人員,以及炊事員、信號兵和碼頭水手,都全部編入了作戰部隊,所以隻有德軍4個團的兵力,擔負瑟堡的防守任務,這些兵力之中,有五分之一的人,都是外國士兵,基本上是土耳其和波蘭人!”。
“好了,你去吧!順便幫我叫鐵兵進來!”椅子背後的人,依然不轉身說道。
而這名少校毫不遲疑,立即領命,臨走時還不忘記敬禮道:“是,宇少!”。
原來椅子背後之人,就是率領第一兵團挺進法國的李寧宇,在一個星期前遠東軍團剛剛攻占了瑞士,成功趕走了德國人,不過卻接管了瑞士的一切,並采取了一係列的軍事管製,好在瑞士是一個多民族的小國家,這裏的百姓並不在乎誰是執政者,他們隻希望健康、快樂的活著,而遠東軍團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自從分兵後,李寧宇的百萬雄獅就一路大殺四方,打的德軍不斷後撤,但在一路挺進打到瑞士,李寧宇就下令開始進行修整,好像這次出兵目的隻是瑞士,並不是法國。
其實這一點並不難猜,因為李寧宇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打到法國去,不過他也不會在瑞士久待,畢竟處於法國、德國、意大利三個方麵的包圍,可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在部署下一步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