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架戰鬥機,都希望具有高空高速的特點,可是這裏麵卻有很多很多的因素,比如如今向墨西哥這樣經濟實力弱的小國,或是周邊環境十分安全的效果,肯定是不需要高空戰機,因為高空戰機的費用相當於一架低空戰機的一點五倍。
所以就算是美國這樣的大國,也結合自己國家的特點,建造適合的戰鬥機。
這一切並不是說,美國在空中技術力量上弱於遠東,是因為美國的空軍,需要做哪一種態勢,因此他們的空軍,也分為低高空兩種,而小日本也因為他們的情況,生產了中空的戰鬥機。
遠東空軍之所以建造高空高速的戰機,主要是需要攔住敵人,這方麵因為遠東集團管轄的國土麵積太大,而且具有跨區域性,所以大量擁有高空高速的戰機,比較方便日常的巡邏和必要的戰鬥。
美國也同樣如此,也算是攻勢的空軍,也大量建造和注重這一類戰機,而小日本就不行,或者說沒實力研究,真正的高空高速戰機,隻能在美國的基礎上改進一下。
可是在高空高速的問題上,遠東空軍卻分為兩大類,第一就是注重高速的低空戰機殲-11,雖然這是一種被一些國家諷刺為半調子的高速戰機,但是因為他們的任務,並不是高空高速作戰任務,在空中格鬥中,特別是中低空有著很好的表現,而且高空高速,還有殲-13。
用李寧宇的話,殲-11這種中低空戰鬥機,隻要具備高速和火控性能優良就可以,並不是需要每一架戰鬥全職執行任務,而在高空攔截敵人的殲-13,卻十分重要,首先就是戰鬥機的推力大,其實就是機身輕,還有就是攜帶燃料夠多。
可中低空殲-11的發動機推力不是很大,攜帶的燃料也不多,機身的防護力很好,卻有點重。
所以在日軍改變戰術,采取追擊殲-13的時候,遠東空軍又玩出了新的花樣,那就是,小鬼子,你們追的上嗎?
如果和殲-11比起來,R-31戰機的速度自然足夠了,可是如果和殲-13比拚,那可就相差很遠了,所以在你追我趕的空戰中,一個來回再次打完,日軍的損失更加嚴重了,因為在R-31追擊殲-13的過程中,殲-11的巨大航炮,毫不猶豫的發射出一道道火舌,在大口徑的炮彈射擊下,小鬼子皮包骨頭的R-31往往隻需要兩發炮彈,就被打了下去,最後要不是小鬼子逃跑的快,估計再給遠東空軍一個小時,就可以全殲五十架R-31。
當然在之前第一波對戰中,負責吸引日軍的20架殲-11戰機,其中百分之八十,機身都被打出了密密麻麻的機槍眼,可是卻沒有一架被擊落,其中傷勢最嚴重的殲-11,最後靠著單翼勉強飛回了夏威夷基地,但最後在降落的時候飛機墜毀,但優秀勇敢果斷的飛行員,卻隻受了輕傷,而首次空中交戰,日軍就損失了十七架R-31艦載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