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在次日的日德蘭海戰,被各國用不同版本傳播三個月後,終於隨著第一次世界進入高潮迭起之時,算是最靠譜的版本出現了。
原來在日德蘭海戰之前,德國海軍公海艦隊的戰略,就是按照舍爾上將的計劃,在通過任何可能的時機情況下,對擔負監視和封鎖德國海岸的英國海軍力量艦隊發起進攻性的奇襲。
並且同時英國本土,大不列顛海岸地區展開水麵航道布雷和潛艇偷襲攻擊,一切都是為了達到殺傷英國海軍主力艦隊的目的,德國海軍舍爾上將也是希望通過這類行動的成果,將德國海軍的戰鬥實力累積到,可以使得雙方海軍實力相當的時刻,在集結德國海軍,努力嚐試尋找對英國海軍不利的戰機,實施一次性的大艦隊海戰。
不過德國海軍舍爾上將的作戰計劃,雖然看上去似乎無懈可擊,然而,德國海軍此次行動的天機已經泄露,要知道對於世界戰爭史如數家珍的李寧宇,怎麼會不記得日德蘭海戰的情況呢!
所以後發製人的遠東海軍,采取了一招將計就計,在英國和德國海軍先打,等到他們不敢在輕易出擊的時候,再由遠東海軍出麵收拾殘局。
所以在出發之前,李寧宇就曾連夜找到劉清輝,經過晝夜商議,他們終於製定出了一個,將德國海軍舍爾,英國海軍貝蒂一網打盡的計劃。
從某種角度,李寧宇和劉清輝研究出來的計劃,好像與德國海軍舍爾的計劃如出一轍,在作戰計劃中,由遠東海軍總司令劉清輝帶領東北、西北、西南三支航母戰鬥群前往地中海。
然後由遠東海軍中將鄭龍,率領遠東艦隊與遠東海軍中將蕭羽統領的西南航母戰鬥群,封鎖整個地中海地區,而劉清輝則是隨後率領東北航母戰鬥群,秘密前往大西洋北海地區。
按照計劃,是要等德國海軍的前衛誘敵艦隊,以及從蘇格蘭羅賽思港出發的英國艦隊交上火以後,遠東海軍才在當天下午到達挪威以東,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誰知道卻先與英國海軍艦隊相遇。
不過隨著英國海軍上將傑利科,親自率英國海軍主力艦隊從斯卡帕弗洛港出發以後,也於下午到達,並與德國海軍貝蒂艦隊在日德蘭西北方向60海裏處的海域相遇,所以英國海軍與德國海軍交火。
而劉清輝率領的遠東海軍東北航空母艦戰鬥群,立即主動撤離到安全位置,就好像是在看戲一般。
果然一切都與李寧宇記憶一般,德國海軍的誘敵艦隊,在交火後沒有多久,就采取主動示弱,立即將對方引向艦隊的主力,吸引往德國海軍公海艦隊的方向,可是這樣也造成了英國海軍傑利科的龐大的艦群,最後也出現在德國海軍艦隊的側後。
海戰全麵發生後,英國海軍本土艦隊自然憑借龐大的火力和速度優勢采取進攻,不過英國海軍上將傑利科,自以為是認為完全有把握殲滅出現在預想海域上的德國海軍公海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