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端佟格格要回國了(2 / 2)

到底是什麼樣的短短一句話,讓老謀深算、陰險狡詐的袁世凱,再也坐不住了呢?

那就是這句話,“端佟格格,要回國了!”。

端佟格格是誰?恐怕在北京城內以及整個長江以北地區,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先不說端佟與李寧宇的關係,就單單她傾國傾城的美貌,以及恭親王之女的身份,就被很多人熟知,如果在加上李寧宇的名號,那麼比一個整編新軍都要有震懾力。

已經40多歲的袁世凱,生於河南一個世代官宦家族,他叔父祖曾今是漕運總督,曾經也是淮軍重要的將領之一,但是袁世凱因為兩次鄉試都沒有及格,最後無奈棄文從武,投靠了結拜兄弟吳長慶。

如果說袁世凱的一生,讓他最恨、最怕、最無奈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李寧宇。

因為在1882年朝鮮發生軍隊嘩變的時候,晚清政府決定出兵平亂,本來是由袁世凱所在的吳長慶部東渡朝鮮平亂,但就在袁世凱準備立功的時候,李寧宇卻從雲南殺了過來,最後由李寧宇所率領的部隊前往朝鮮平亂。

隨著李寧宇在朝鮮建功立業以後,這讓當時隻有23歲的袁世凱,心中暗生懷恨,而李寧宇也借著大軍進駐朝鮮以後,一邊清剿小日本,一邊采取行動間接欲挾製了朝鮮王室,在李寧宇的英明指揮下成功擊退全部日軍以後,李寧宇就在立下了足,擁有了大量特權。

平定朝鮮對遠東有著重大意義,不但打退了小日本的滲透勢力,還徹底粉碎了小日本趁中法戰爭謀取朝鮮的企圖,最後推遲了中日海戰的爆發時間,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袁世凱恨透了李寧宇。

不過通過自己的後台,不久以後年僅26歲的袁世凱,就成功成為一名輔助朝鮮事務的三品道員,不過當時李寧宇已經是能夠左右朝鮮政局,明擺著的朝鮮太上皇。

在袁世凱的任職期間內,他常常借機防止、阻撓朝鮮的事務,不過這些事情都對李寧宇起不到半點的作用,最後袁世凱間接幹涉朝鮮內政的做法,還是引起朝鮮國王的不滿,導致不斷有人彈劾他。

在甲午戰爭爆發的前夕,見勢不妙的袁世凱立即化裝成平民逃離朝鮮邊境回國,但是最後卻被李鴻章保薦負責督練新軍。

然後自道台、督撫一步步累升,最後終於入值軍機處,在晚期政權即將滅亡前夕成為了內閣總理大臣,也算是清末最後的一個頭號弄臣。

這次南北議和袁世凱費勁了心機,目的就是合法竊取革命果實,然後為他的複辟準備。

所以在聽到端佟即將回國的消息以後,袁世凱再也坐不住了,因為他一直擔心的事情,終於來了,不過這次老謀深算的他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