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地府派人員來驗收,不過這個驗收員,已經收了中國商人的紅包500元,並且按照中國商人的要求彙報了上級,說大橋不合格,需要重建,於是地府再次追加建設資金9000,重建奈何橋!”
“哈哈哈……”
每一次白玉林結束完一段之後,營帳內都響起眾人的歡聲,不過說故事的白玉林卻越來越嚴肅起來,不過眾人中隻有李寧宇跟鐵兵兩人注意到了。
“後來一段時間,地府與人間的通行大門也壞了,導致很多投胎的出不去,死亡的下不來,在經過前幾次的深刻教訓之後,地府出台了嚴格定價製度3000元,一分不多加,並且監理、審計現場跟蹤建設,而且還要建設者免費保修1億年!”
“這樣的招標一出來,德國商人毫不猶豫直接被嚇跑了,而印度阿三接受了報價,不過中國商人又來了,並且主動提出無償修好通道,並且免費保修2億年,但需要5萬年的管理權,這麼大的便宜出現,於是乎地府同意!”
“可是誰想,中國商人在修好大門之後,立即就設立了一個收費站,明碼標價,投胎每人每次500元,采取雙向收費,上不封頂,可以辦理5萬年內有效的會員卡,並且分分白金、黃金、白銀三個級別的VIP,根據等級打折!”
歡笑之聲不絕於耳,可是幾分鍾之後營帳內就漸漸安靜了下來,因為通過剛才白玉林講述的整個故事中,雖然中國商人在整個生意中,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可是值得在場眾人深思的問題也浮現了出來。
行賄受賄、分包轉包、內外勾結、監管不嚴、強行收費等等,這些就連從二十一世紀重生而來的李寧宇也不陌生,不過這一切的根源在就存在了,如今的國內,晚清政府何嚐就不是白玉林故事中的這樣。
遠東軍事的士兵們,主要都是來自國內各地、華裔為主,所以他們的家庭都是在飽受這些不該有磨難之後,才開始漸漸向遠東集團靠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可是所有故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本問題,沒有這些問題,平凡的老百姓那裏無聊到有興趣造反。
俗話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聽到白玉林整篇故事說完,李寧宇當場就對白玉林提出了表揚,隨後李寧宇就與鐵兵告別的眾人,不過回到別院之後,李寧宇手中就多了一份文件。
白靖字玉林,出生於1883年12月1日,現年19歲,戶籍四川省儀隴縣,家庭背景佃農,少年時入讀私塾書,15歲隨親人準備進入遠東集團旗下稀土礦打工,不過未被錄用,因為年紀太小,不過卻在工廠附近替工人寫書信為生,隨後進入人事部門的視野,起初準備培養為文吏,但白玉林對軍事很有興趣,天賦極高,1900年考入遠東軍事係統,目前在基層連隊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