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奧斯曼特衛部隊(1 / 2)

奧斯曼帝國的特衛部隊,自然也隨著帝國的步伐,在奧斯曼帝國的征途上留下了痕跡,就算目前已經被英國控製的也門、漢誌王國控製的麥地那、內誌王國控製區,都有很多特衛部隊餘孽存在著。

李寧宇跟鐵兵兩人的交談,主要還是圍繞在進入內置地區之後,各種應變的方案,其中鐵兵提出的兩點,得到了李寧宇同意。

第一就是隨行的海軍陸戰隊,全部人員都身穿防彈衣,每個單兵攜帶的彈藥數量增加一倍;第二則是調集一個機動警衛團,也同時進入內誌王國控製區,不過表麵的目的地為伊拉克,其實還是為了應對內誌地區可能潛在的危機。

鐵兵提出這兩點建議,李寧宇表示了讚同,不過也讓鐵兵要把握好分寸,不然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隨後兩人就交談起前往利雅得的路線,以及在過程中一些安排。

目前的伊拉克,主要有兩股勢力,一個是控製占有者大英帝國,其次就是修建巴格達鐵路時期,德國留下的兵力,不過數量不多一萬多人,這次就是用這一萬人為借口,借道前往伊拉克地區。

不過李寧宇此時還不知道,就在遠東與漢誌結束會談之後,按照遠東的要求漢誌王國就與內誌王國進行了聯係,將李寧宇即將啟程前往內誌地區的事情做了一個通報,可是卻被一個長期竊聽內誌與漢誌電話線路的勢力知曉,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那就是奧斯曼帝國特衛部隊。

他們雖然此時隻是一些散落在內誌各地的散兵遊勇,但數量還是很龐大,大約有幾萬人,在奧斯曼帝國最風光的時候,特衛部隊也全麵的發展,最後編製高達350萬人,比衛戍部隊整整多200萬人,而奧斯曼帝國的陸軍兵力高達580萬人。

特衛部隊中也擁有各個階層段,向一般的民兵最高就是營、連長之類,高級軍事官員都是奧斯曼帝國的王公貴族後代擔任,所以特衛部隊在三個世紀的累積過程中,沉澱下了很多的汙垢,他們都依附在奧斯曼帝國的身上吸血,最終也間接的導致了奧斯曼帝國的崩塌。

不過,特衛部隊卻有一點很值得一提,那就是忠誠奧斯曼王國,運用貴族直接管理平民的手段,讓所有人都隻要一個選擇,那就是效忠奧斯曼帝國,不過子孫過多,哈米德二世也養不起,更別說一次次戰敗之後,經濟一起崩盤的帝國。

所以,在與各國的戰爭結束之後,隻聽命哈米德二世獨裁統治的特衛部隊,直接化整為零,在原本歸屬奧斯曼帝國的地區潛伏下來,他們的生活需要自給自足,所以很多小股的特衛部隊最後變成了強盜與土匪,但是擁有武器的他們,也始終是各地勢力圍剿的對象。

竊聽到這條重要的消息之後,內誌地區潛伏的特衛部隊,立即將這封情報發回帝國,而看到這封情報之後,哈米德二世原本一雙渾濁的老眼,一下子似乎精明起來,隨後他就下達了多條命令,主要是命令在內置地區潛伏的特衛部隊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