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東北亞戰爭(九)(2 / 2)

“高!”

“太強大了!”

“還是宇少想的深遠!”聽到李寧宇這樣的解釋,在坐的眾人不由的伸出大拇指,因為李寧宇這樣的做法,實在太有挑戰性了,因為沒有任何一件事比用別人的銀子,養一條哮天犬更有味道,李寧宇已經關於當時為什麼在甲午海戰勝利之後。

遠東集團主動放棄繼續擴展亞洲地區影響力的根本原因,接下來孔小平卻搶先的說道:“在軍校學習的時候,我記得有一位教官是這麼說的,當時的法蘭西帝國非常自信俄法同盟協議,所以在1890年以前,法俄兩國還是在彼得堡,發表了一片主要的宣言,主要就是聲稱兩國在將來遠東地區發生變化的時候,一定會為保護兩國之間的利益,保留一起行動的做法!”。

“不過當時的這樣的舉措其實有兩個意思,第一:是在間接告訴我們遠東,在兩個同盟集團的麵前,遠東集團一定不要站錯隊;第二:矛頭直指英美日三方同盟,不過當時的法國,已經在南亞地區找到了支撐點,所以並不希望沙俄帝國的主要軍事力量引入自己的地盤,反而隻是在口頭上支持沙俄帝國在東北地區擴張!”

聽到這裏,李寧宇對於眾人的分析能力十分滿意,也正是因為這樣,李寧宇才完全放心未來的遠東,在這麼多目光長遠、誌向遠大的優秀人才,群策群力的帶領下走向輝煌,所以他也插了一句嘴道:“沙俄想要在東北地區擴張,其實無形中在削弱俄法同盟在歐洲地區製衡德國的實力,因此遠東當時政策就是暗中支持、配合德國,不過在一定程度上,遠東是有所保留的!”。

李寧宇這樣的解釋,眾人都是精明之人,自然明白為什麼在歐洲地區,德國能繼續執行推動針對俄發聯盟,但是德國人主要采取的政策,就是想把東北地區的矛盾引向遠東集團,不過德國希望最終還是落空,遠東當時並沒有對於沙俄間接占領東北而發動戰爭。

不過遠東還是做了一些動作,那就是要求沙俄將阿拉斯加州轉賣給遠東,這樣不但激化了沙俄和美國,甚至英國的矛盾,迫使沙俄帝國加快在東北地區的建設,最後給遠東接手打下了堅實的工業基礎。

因此,在甲午戰爭之後,遠東與德國的關係相對融洽,而對沙俄帝國,遠東集團則是抱著不管不問放任自流的態度,所以在1895-1899年短短五年的時間內,沙俄帝國一共在東北地區投資建設花費的資金高達上千萬英鎊,而這一切其實都在遠東的未來計劃內,最後直接在東北戰爭爆發,遠東直接撿現成的果子。

可以說遠東是這些年,亞洲地區最大的贏家,無論是法國控製的南亞地區,還是沙俄控製的東北地區,最後都成了遠東的一道開胃菜,而遠東隻是付出了最小的代價,就是表示默認支持各國擴大亞洲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