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自行榴彈炮(2 / 2)

在十九世紀至20世紀初期,各國之間的陸地戰爭頻頻發生,不過這是的交戰雙方主要采取用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各自的防禦陣地,都處於陣地戰的僵局之中,所以各方都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強大、機動性能高、防護裝甲厚三者結合的新武器。

十九世紀末期,柴油動力的出現讓各國有了新的希望,但是一時間,各國都沒有結合出新式的武器,不過隨著遠東在東北地區和南亞地區的陸地戰爭之後,那些裝上重機槍的鐵甲戰車讓各國眼前一亮,因為那不就是他們要的陸地無敵嗎?

所以,在遠東和沙俄帝國,第一次東北戰爭結束之後,世界各國紛紛開始仿製遠東的裝甲車,不過因為在柴油動力係統上,遠東早就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所以部分國家首先將要克服柴油動力的限製,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有充足的經費,所以除了英、美、德、俄四國,已經有很多的國家開始向遠東購買柴油發動機。

在麵對紛紛而至的訂單之後,李寧宇自然笑得最都合不攏,因為這些訂單都是白花花的銀子,所以遠東自然毫不猶豫就開始出售柴油發動機,不過卻隻是出售第三代的柴油發動機,而遠東此時已經開始設計生產第五代發動機了。

雖然在東北地區和南亞地區的戰鬥中,遠東的特種裝甲車,前進可以進攻,停止可以防守,在戰場上幾乎的是所向披靡,無所不能,但是在一年的時間內,還是暴露了一些主要問題,因為在跨越壕溝和開辟道路的時候,輪式裝甲車還是常常陷入坑內,等待後續部隊的救援,最後查明主要還是在動力係統和爬坡的能力上不足。

所以在戰後,李寧宇就立即命令遠東軍事裝備部們,開始在特種裝甲車的基礎上,設計新一代的陸地戰車,同時將現有的特種裝甲車,進行更新換代,采用第五代的柴油發動機,不過履帶裝置目前還在研發階段,主要隻是更換了動力係統。

但是在新式裝甲車還有成型之前,李寧宇已經做出了未來的規劃,遠東的裝甲車,將分為三大類,由輕型、中型、重型。

自重在8噸一下的裝甲車,無論是輪式還是履帶式,都是輕型,一般采用50-85毫米口徑的重機槍和小口徑炮為主要武器,一般將用於戰場的警戒和對目標地區的偵察,或者其他特殊使命任務。

中型一般自重10-30噸,采用105-125毫米的武器,主要執行作戰任務,重型一般30-60噸,用於支援中型裝甲車的陸地戰鬥。

然而,各種口徑火炮的設計生產,則是遠東兵工廠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在翻看完所有的電報內容之後,李寧宇一手托著下巴,看到李寧宇這樣的表情出現,眾人輕聲的離開了船艙走到通道中,而李寧宇想了一會之後,便在電文上寫了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