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夢回千百繞(第二更)(1 / 2)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聽的趙三多和原本低著頭的趙朵朵心中一愣,接著趙三多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李寧宇問道:“小將軍,你這句話怎麼講?”。

“其實在來你這裏之前,我去過了關押載漪、載勳、載濂、載瀾四人的地方,他們都是手握大權的清政府重臣,但同時也是一個個大蛀蟲,他們每個人的家產翻出來,都是上千萬兩之巨,如果說義和團是因為洋人和官府勾結,欺壓百姓!”

“那麼這些人就是罪魁禍首之一,因為是他們導致了國不國,是因為他們貪婪,讓原本一個強盛的華夏民族,變成了破舊軟弱不堪,所以無論是白蓮教、太平軍、義和團,都是因為有這些因,才結出這樣的果!”

李寧宇一番措辭嚴厲的話,讓趙三多和趙朵朵兩人不由的心生震旦,因為他這番話完全就是在和清政府劃清界限,看著麵前的青年人,趙三多麵紅耳赤,因為李寧宇說出的都是義和團的心聲。

早年,趙三多隻是一個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年少時他拜梅花拳傳人為師,學得一身不俗的好武藝,從小就愛好打抱不平,後來因為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他就去做小販,最後成為一名拳師,受到了很受人擁戴,便開始在各地授徒,先後招收弟子二千人,成為遠近聞名的首領。

1897年,趙三多首次在梨園屯亮拳,向當地教會勢力和官府示威,標誌了義和拳開始轉向武裝鬥爭,從而使的義和拳的聲勢大振,趙三多隨後聯絡各地拳眾準備開始一場大起義,閻書勤、姚洛起、朱九斌、劉化龍、項得勝等人。

先後祭旗起義,豎起了一麵扶清滅洋的大旗,先後又攻打多處教堂,隊伍也就逐漸發展壯大,不過最後好景不長,沒有後勤補給,沒有收入的來源,義和團每天卻湧入大量的災民,最後趙三多不得不開始尋求一個靠山。

不過就在李寧宇說完前麵關於晚清政府的一切之後,直接話鋒急轉的說道:“義和團這樣的組織,不適合存在,也不應該繼續存在,因為隻是一群烏合之眾,就算需要改變落後的局麵,首先必須要穩住根基,沒有根基,如何與洋人做鬥爭!”。

“封建迷信,是不能長長久久將義和團這樣的一個大集體,團結在一起,從而隻會是埋下禍根!”

李寧宇的話一語點中要害,讓剛剛想反駁的趙三多低頭不語,不過倔強的趙朵朵還是不忘記低聲自說自話道:“哼,胡說八道!”。

關於義和團的種種,李寧宇在軍校時聽過一些講師介紹,雖然那是一次悲壯的民族起義運動,然而從義和團拳民的人格上,與晚清政府那一班媚外的賣國奸賊比較起來,還是有著天淵之隔,可是就是那樣的一群人,他們還好意思笑義和團拳民是一群野蠻人,如果義和團的拳民是野蠻人的話,他們就連猴子也比不上。

炎黃子孫並不是仇視歐洲文化和文明,那是因為引起著一切的都各國列強,原本他們之間並無衝突,他們各國資本家和各國政府,在到來東方之後,為了大發橫財利用自己的所謂文明,來進行欺騙、掠奪和鎮壓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