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外城之後,遠東裝甲車隊伍就不再繼續進發了,所以李寧宇和端佟就換乘一輛紅旗越野車,同時又三輛打頭陣三輛押尾,並且一個警衛團,負責李寧宇的貼身安全。
遠東的進城,可以算是大張旗鼓,雖然最後並沒有帶領大量的士兵進城,可是一輛輛裝甲車上,那52毫米重機槍還是讓看的人,不由升起寒色,因為他們可以想象,棍子粗大小的子彈,打在身上會是什麼後果。
從外城進入了內城之後,最後將進入皇城周邊,李寧宇不由想起自己在多年,最後的那次紫禁城之巔旅行,心中再次升起感慨,不過他卻沒有進入皇城,隻是去到了在皇城外的各國事務總理衙門,簡稱總理衙門。
現任負責總理衙門的恭親王、李鴻章等人自然都在等他,所以他也主動去跟眾人打了一圈招呼,所以就準備走進總理衙門,就在這時,他感覺到了手中一緊,轉頭一看,原來是端佟在向他使眼色,不過李寧宇卻不管不顧,直接拉著端佟就往裏麵走。
看的一旁的晚清政府官員們,不由眉頭皺了皺,隻有恭親王和李鴻章對視一笑,緊跟在後麵也走進了總理衙門中。
自從甲午海戰之後,李鴻章在朝堂上的威望早不如以前,要不是李寧宇的遠東,在甲午之戰勝利的擊敗了日本聯合艦隊,估計簽訂完馬關條約李鴻章,早就被國人罵成賣國賊,但是一切都是李寧宇解救了他,讓他有了一個很好的下台階,同時也確定了恭親王和李鴻章之間的緊密關係。
在甲午海戰、馬關條約簽訂之後,恭親王和李鴻章采取了共同進退,所以兩人已經將總理衙門把持在他們的手中,同時還有新北洋艦隊和南洋艦隊,加上李鴻章的淮軍,更是成為了當權派之一,直接跟慈禧太後提拔的載漪、載勳、載濂、載瀅四兄弟和醇親王對抗。
不過一切都是因為有了遠東這個後台,眾人走進了總理衙門最大的一間會議室,在侍女們送上香茶之後,眾人卻都沒有說話,因為這次協商談判的代表,還有幾個人沒有到,那就是去城門外迎接李寧宇的載漪、載勳、載濂、載瀅四兄弟,本來這四人想跟李寧宇交好,但是那裏知道李寧宇根本就不搭理他們,一張熱臉貼在了冷屁股上,丟了一次臉。
喝了兩口茶之後,李寧宇就仰頭問道:“各位大人,好久不見呀!我們抓緊點時間吧!我一會還想早點回家吃飯呢?”。
李寧宇催促的話,讓在中一些低級的晚清官員緊張起來,倒是恭親王和李鴻章兩人,好像一切都不管他們的事情,隻是穩如泰山一般,座在自己的椅子上眯著眼睛笑著一句話不說,而一旁的醇親王卻隻好無奈的解釋說道:“那個李總司令,不好意思,載漪、載勳、載濂、載瀅四位協商大臣還在路上,要不我們在稍稍等一等,你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