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滿載而歸(第二更)(2 / 2)

眾人想了想說:“是呀!”。

接著李寧宇又說道:“他買我們的東西,可能給的是英鎊或者黃金,但是我們如果購買他們的東西呢?”。

隨後眾人恍然大悟,原來在買賣的交易中對方自然多少也會持有一些遠東貨幣,而隨著人的流動,貨幣也就在流動,所以李寧宇隻需要負責遠東經濟的人員,控製好貨幣的發現量和供需要求,切記不可以發行過多,也不能過少。

而就在幾十年過去後,有人對於遠東發行貨幣的事情進行了全麵分析。最後得出的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雖然李寧宇對經濟發展不是太懂,但是他為遠東經濟體係,創建了不朽的詩篇,因為那個時候,亞元、美元、非元、歐元已經成為了世界型流通貨幣。

遠東貨輪行駛在遼闊的太平洋海麵上,晚飯後眾人又坐在一起,因為又到了李寧宇講故事的時候,看著圍坐在他身邊的眾人之後,他腦海中想起了一個自己在部隊的故事便和眾人分享起來道:“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一起出征打戰!”。

“父親是個將軍,兒子隻是一個小卒,在一陣號角吹響之後,戰鼓雷鳴,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隨後父親鄭重對自己兒子說道:這是寶箭,配帶身邊,你就會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兒子一看果然,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製,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身為小卒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杆、箭頭的模樣,耳旁仿佛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隨後的戰鬥中,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

“當一場戰鬥結束之後,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小卒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欲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隨後驟然間他驚呆了”

“因為那是一隻斷箭,箭囊裏裝著一隻折斷的箭,隨後兒子立即想到我一直刳著隻斷箭打仗呢!嚇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誌坍塌了,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說道:“如果不相信自己的意誌,永遠也做不成將軍,把勝敗寄托在一隻寶箭上,是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

當李寧宇的話說完之後,眾人心中都開始在回味這個故事,不過隨後李寧宇就解釋道:“其實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隻能是靠他自己,不相信自己的意誌,永遠也做不成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