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內憂外患(第一更)(1 / 2)

光緒皇帝和他的老師翁同龢都是主戰派,但是在1888年,翁同龢奏請,為了節約開支,不再給北洋水師調撥經費,其實並不是沒有錢,而是因為有更需要用錢的地方.

1889年,光緒帝大婚,典禮的籌備工作,早在一年前就開始了,大婚的典禮、儀式、禮節,極為隆重繁瑣,有納采禮(就是男方派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大征禮、冊立禮、奉迎禮、慶賀禮、賜宴等等,人員之眾,場麵極大,其中顯露出光緒帝婚禮的豪華與奢靡。

而這次豪華奢靡的婚禮足足花費了550萬兩白銀,誰說大清沒有錢,隻是錢都被這樣用掉了。

而當時一艘定遠級的鐵甲戰列艦,不過才150萬兩,也就是說4艘主力戰艦就這樣被一場婚禮給燒掉了,並且是在簽訂了無數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之後,而這個時候日本人正在勒緊褲腰帶,想盡一切辦法擴充海軍。

其實慈禧太後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沒有挪用海軍的軍費,但是跟她卻有著間接的關係,因為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人,一個就是光緒皇帝,另一個就是他的親生父親,醇賢親王。

醇賢親王,是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大臣,海軍的軍費卻是被挪用,不過挪用的人卻是醇賢親王,不是慈禧。

1887年,光緒帝親政,慈禧太後從名義形式上退休了,不過實際上並沒有還政給光緒皇帝,隨後慈禧一再暗示,想修建個園子用來安度晚年退休,雖然修園子需要大筆的經費,但這也意味著慈禧太後將遠離紫禁城,離開權力中心,光緒皇帝就可以獨立自主,這對掌管著海軍總理衙門的醇賢親王來說是個好機會,可是怎麼樣才能籌措到這樣一筆錢呢?

醇賢親王最後將注意打在了海軍的軍費上,但是如果用給慈禧太後修園子這個借口有點不恰當,所以他就用了一個借口,最後還是用海軍的名義在各省募捐,總督曾國荃認籌70萬兩,總督張之洞認籌100萬兩,總督裕祿40萬兩,總督劉秉璋、李鴻章等等,一共260萬兩白銀的巨款。

在頤和園的修建中,有一艘石頭製成的大船,這裏就是慈禧閱兵的地方,不過他閱的不是北洋水師,而是紫禁城內自己的海軍。

自從大部分人都認為北洋艦隊就是李鴻章個人的之後,1887年,清政府成立了,水師內學堂在昆明湖練兵,慈禧就開始為滿族培養自己的海軍軍官,來保證他們可以牢牢控製住海軍的指揮權,這也是個一石二鳥之計,同時也給修頤和園找到了最好的借口。

從1886年到1894年,頤和園一直在修,總共大約花了大約二千萬至三千萬兩白銀之間 ,而這裏麵有多少用了海軍的軍費呢?其實已經無法知曉,因為老謀深算的慈禧也知道,在那樣一個時候,重修頤和園不合時宜,她也生怕別人知道,所以就把那些年的海軍各項雜費開支費用,都不用造冊登記備案,怎麼辦呢?那就是統統銷毀,一個字也不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