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難道就要靠你們這幾把手槍嗎?難道你覺得外國列強會讓你們改革嗎?”李寧宇開始將一個接著一個的精神炸彈拋出,一時間在場的眾人都楞住了,因為他們確實沒有考慮這麼多。
但是李寧宇的每一句話都是字字珠璣,是呀!想要推翻一個懦弱、腐敗的政府,改變受外國列強欺辱的時代,不但會受到清政府的打壓,國外列強也不會讓他們得逞,到時候可能還會讓更多的人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不過李寧宇卻是也沒有說錯,在孫仲山先生眾人在成立了救國會之後,籌劃在廣州舉行起義,但是清朝兩廣總督譚鍾麟得英國當局電報,又有知情者告密,獲悉起事消息,於是出動軍隊、差弁搜查起義據點,四處緝捕,先後捕去七十餘人,陸皓東和主要領導者都被慘殺,事泄後次日晚,孫仲山逃離廣州,偕陳少白、鄭士良東渡日本。
李寧宇話帶給他們的猶如醍醐灌頂,一時間他們原本的一腔熱情得到了一個冷卻劑,不過這卻讓他們走向成熟,也讓中華在後期的發展中保留更多的優秀人才,不至於在萌芽期就大量的夭折,隨後李寧宇隻是默默的坐在那裏,而眾人也紛紛落座,不時低頭細語也不理會李寧宇。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門外的警衛敲門道:“少爺,大清李鴻章中堂和恭親王爺,已經到了夏威夷港!”。
這句突然的一句話,讓眾人先是一愣,隨後眾人看向孫仲山似乎在等待他的某個決斷,不過李寧宇伸出了手說道:“不好意,各位,李中堂和恭親王都是我請來的客人,所以我要先離去,不過你們可以放心,你們的事情我不反對,但是也不支持!告辭!”。
隨後李寧宇也不理會眾人的詫異目光,直接帶著一眾警衛離開,而在隨後小樓內的眾人開始了議論,不過有些事情還是注定要發生,比如興中會的成立和廣州起義事件,不過下一次他們會不自覺的響起一個人,他就是李寧宇。
但是此時李寧宇卻在碼頭迎接兩位熟悉的人,一位就是他的嶽父大人和碩恭親王奕,另一位就是李鴻章了,原來兩人在簽訂完馬關條約之後,就被李寧宇邀請來夏威夷了,不過這件事情大清政府也知道,但是卻沒有辦法說三道四。
三人都是多年未見,雖說遠東現在已經算是世界主要勢力之一,但是他還是按照禮儀給恭親王問好,同時也給李鴻章打了一個招呼,雖然表麵上兩人都隻是笑容滿麵,但是他們絕對知道此時國內早就把他們兩個罵成了賣國賊。
隨後三輛馬車離開,恭親王和端佟乘坐第一輛,李寧宇則是和李鴻章乘坐一輛,在馬車中李寧宇不斷在打量著李鴻章的氣色和神情,不過就在李寧宇打量的時候,李鴻章卻在看著馬車窗外,此時他並沒有準備說點什麼,可能此時他心中更多的是憂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