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馬關續約(第一更)(2 / 2)

日本全權代表兩位,分別是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大清也是兩位,而第一天日本代表就將所有的要求提了出來,第一:大清從朝鮮半島周邊撤出所有軍事單位於100裏之外,並承認朝鮮的自主獨立,大清不再是朝鮮之宗主國;第二:大清割讓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第三:賠償日本軍費白銀5億兩;第三開放長沙、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以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第四:允許在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將產品銷往大清內地、免受內地一切關稅。

日本代表提出了這樣的條件之後,李鴻章和恭親王的臉色一下子就煞白,隨後在場的各國代表也提出了異議,因為對於其中牽扯到的遼東半島問題他們有其他的想法,隨後進行了兩天的休會,因為這樣的事情,李鴻章必須要跟光緒皇帝商量,而此時遠在夏威夷群島的李寧宇也在靜靜的等待。

為什麼西方列強會對遼東半島的問題這麼緊張呢?

當然,一切都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利益,沙俄是首先感到自己自己利益受到損害,因為沙俄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先後占領了原屬於清政府的外東北和庫頁島,更興建了西伯利亞鐵路,企圖在滿洲建立更大的勢力範圍。

早前沙俄和法國,在1892年結成聯盟,令德國在歐洲的地位動搖,而德國支持是因為,想換取沙俄的支持,讓德國在東亞擴張,而法國是在得到印度支那以後,開始覬覦台灣,所以一起幹涉。

不過此時英美兩國卻站在了一起,因為他們知道日本索要的一切都是在幫助遠東,所以為了讓遠東的發展可以滯緩,他們開始聯手。

但是日本的代表很堅決,似乎不肯退讓,但是在幾次的協商之後,日本還是妥協了,不過在賠款問題上絕不減少,最終在10月28日清政府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不過隨後日本直接又跟遠東開始了談判。

不過隨後的合約似乎十分簡單,因為遠東直接跟日本簽訂了一個馬關續約,不過在日本和清朝的賠款上增加了5億白銀變成了10億白銀,並且割讓日本的九州和北海道,並且遠東艦船可以在日本各個口岸停靠,允許在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遠東產品免一切關稅。

這樣的條約日本能答應嗎?

答案還是肯定的,因為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答應了,隨後各國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附加條件,著名的馬關協議簽署完畢,不過東西還沒有到手,遠東是不會立即釋放明治天皇的,但是日本總理大臣伊藤博文絕對想不到,自己隨後救回去的卻是一個已經變成癮君子的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