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與法國的關稅戰導致嚴重的經濟困難,盡管國家資源有限,他還是推動意大利參加軍備競賽,1882年陸軍由10個軍擴充為12個軍42萬人,海軍則造出了那個時代最好的戰列艦,到1890年以24.2萬噸位居世界第四,僅次於英、法、俄三國,他還鼓勵參加在非洲的冒險活動,控製了紅海的馬薩瓦和瓜分了桑給巴爾蘇丹國的屬地索馬裏後,竟然把注意打到了同樣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亞頭上,而1896年意大利軍隊在阿杜瓦戰役被埃塞俄比亞軍隊擊敗則宣告了意大利殖民主義災難性的破產,麵對社會動蕩,他宣布戒嚴令,實行無情鎮壓,1900年宣布參加八國聯軍後不久被一名無政府主義者刺殺。
對於意大利的情況李寧宇還是多少了解一些,雖然這是一步險棋但是李寧宇必須要這樣走,因為他不能在通吃島坐等時機,接下來的幾個月非洲大陸一陣巨大的混亂產生,德國和英法兩國因為尼日爾河和乍得湖衝突再起,英法兩國立即也派出了艦隊直達索馬裏海域,而美國和沙俄也不甘落後的也派出了艦隊,隨後在索馬裏海域集結的國家艦隊多達10國,但是其他國家都隻是海軍,分別有沙俄、美國、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荷蘭、奧匈帝國。
而這也就是李寧宇來到19世紀,創造的第一個重大曆史,十一國峰會!
在此時的非洲意大利隻有三個殖民地,兩個地域比較大,一個是擁有大量資源的利比亞,另一個就是索馬裏,在索馬裏危機發生後,意大利立即組織集結陸軍龐大戰鬥力,同時立即聯合德國和奧匈帝國準備出兵索馬裏,但是由於此時德國跟英法已經出現了摩擦,三國自顧不暇。
當時的歐洲五強為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德意誌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所以意大利隻聯合奧匈帝國,而作為非洲三巨頭之二的英法,也派出了自己的盟友出現,所以就有了美國和沙俄的出現,當時遠東艦隊的海軍雖然噸位已經到了10萬噸級,但是在此時的世界列強麵前還是不夠看,一時間印度洋上空布滿黑煙,一隻隻各國巨大的鋼鐵巨艦所有火炮上的炮衣都被褪下,似乎隨時準備一場大決戰。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作為遠征陸軍的最高指揮官和遠東海軍最高指揮官,張大虎和劉清輝卻在某個小島之上的一間會議室內,一名年輕英偉的男孩卻在一張巨大非洲地圖前用指揮棒,指著地圖上的各個名稱開始了演講,原本眾多高級軍官在李寧宇的前半部分的安排之後,已經離開了會議室,隨後可以坐下幾十人的會議空曠了下來,而此時剩餘的三人則是遠東核心人物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