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琉球群島(2 / 2)

1429年,中山王尚巴誌征服南山,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第一尚氏王朝),每一代國王都需要由明朝王朝政府冊封任命,明朝不不主動幹預琉球王國的內部事務。

1609年明朝萬曆三十七年,德川家康繼承豐臣秀吉對外擴張的野心,他派鄰近琉球王國的薩摩藩率領三千士兵侵略琉球,俘虜琉球王,派兵監督琉球內政四十五,此後琉球王國淪為薩摩藩的魁儡政權。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請求冊封,清朝順治帝封尚質王為琉球王,琉球成為清王朝的藩屬,但實際上琉球國是同時向表麵上的清朝與實質的薩摩藩稱臣,與清朝官方的朝貢貿易收入再被實際宗主薩摩藩剝削一次,該藩也是幕府宣布鎖國以後,唯一能以此變相方式獲得國際貿易收入的私藩,薩摩藩在兩百年後的幕末時代能夠有足夠的資本成為倒幕運動主力進而成為維新政府的主事者之一,有人認為與此不無關聯。

1853年5月,美國海軍艦隊到達琉球,日本代表向美國承認琉球是個遙遠的國家,日本天皇和政府無權決定它的港口開放權,1866年,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繼位。

1872年,日本公然單方麵宣布琉球王國屬於日本的內藩,琉球群島是日本的領土,正式侵占琉球,並在1874年,日本以牡丹社事件為藉口,荒誕地聲稱“殺害琉球人就是殺日本人!”,隨後出兵侵略中華台灣。

1875年,日軍武力占領琉球群島,禁止琉球進貢中華和受大清冊封,廢除中華年號,改為日本明治年號,雖然大清朝軟弱無能,但在琉球主權問題上始終堅持其為中華所有,絕沒有讓步。

1879年4月4日,日本侵略者強迫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流放到東京,並把琉球改為衝繩縣,並開始實行殘暴的同化、奴化和殖民政策。

1879年,清朝政府與日本政府就琉球問題開始談判,在談判中沒有包括釣魚島,可見釣魚島在琉球群島以外,不過最後中方未同意日本侵略者的要求。

1880年9月迫於各國勢力的壓力,但清朝政府庭拒不簽此約,因為一旦簽訂,就意味著中華不僅擁有琉球的主權,此後,日本侵略者幹脆裝聾作啞,即不再提歸群島,也不再提條約簽署一事。

而琉球問題一直拖延至甲午戰爭,作為戰敗國大清,割讓了台灣、遼東,並在琉球群島問題就更沒有發言權,從此琉球群島擁有領土的主權這一事實,開始漸漸被人遺忘,可是重新回到晚期時期的李寧宇沒有忘記,而此時一切都在暗中湧動,李寧宇心想自己要不則不鳴,要鳴就必須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