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晚清時期,每個月一般士兵隻有3兩銀子,而每個月都會被自己的長官扣去一半,可是就這樣他們還是可以養活一家人,而李寧宇五個營的士兵每人餉銀都是5兩,並且李寧宇從來就不克扣他們的餉銀,在日常的夥食上更是比一般的營兵好上不是一點,就這樣李寧宇獲得了自己第一批忠誠的屬下。
坐著寬大豪華馬車,李寧宇離開了生活將近1年的西南,再次踏上返京之路,剛開始的一路上李寧宇不時會讓親兵停下馬車,可是每次在李寧宇被一群親兵保護下,都引來大批老百姓的圍觀,也不知道是因為李寧宇的年紀小,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無奈之下,李寧宇隻好返回車內不在出來,而一路也算比較順暢。
可能此時的李寧宇也算是一名大員,一個三品參領外加太子少保銜,所以一路上住在驛站之中夥食倒也不差,又加上帶著手持步槍的200親兵,所以一路上原本需要做過場的事情,李寧宇都一律避開了,可是當李寧宇來到兩江地界江寧府的時候,我決定拜訪一些那位曆史名人,時任兩江總督的左宗棠,湘上農人。
左宗棠晚清重臣,著名湘軍的將領,洋務派首領,平定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和收複新疆,同時他也是胡光墉的大靠山,可是就在李寧宇發了拜貼之後,在驛站靜靜等待回音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的大名早就出現在左宗棠大人眼裏,而那時自己還隻是一名孩童。
對於左宗棠,李寧宇還是十分了解的,他生性穎悟,少負大誌,他不僅攻讀儒家經典,更多地則是經世致用之學,對那些涉及中國曆史、地理、軍事、經濟、水利等內容的名著視為至寶,而就在我在驛站中回憶他的情況的時候,房門就在這時已經被輕輕敲響。
聽到聲音之後,李寧宇便開口問道:“我在!”。
隨後便聽到門外的鐵兵說道:“少爺,左大人已經複貼了,說晚上請你去他府上用餐!”。
聽見鐵兵的回話坐在房中的李寧宇點頭道:“好,我知道了!”,可是隨後李寧宇又想起了什麼立即囑咐道:“對了鐵兵!晚上你也跟我一起去,帶十多個人就行,換便裝!”。
“是!”,一聲果斷的答應聲之後,門外又是一片寂靜,隨後李寧宇便開始將一些回憶起來的東西用筆和紙記錄下來。
而就在這時兩江總督府內,一位威嚴的老者,一邊梳理著自己全白的胡須,一邊看著一份拜帖自言自語道:“李寧宇,以五百之眾殲敵三千五百餘人,大手筆,好大手筆呀!此子以後絕非池中之物!”,而隨後老者便大手一揮道:“來人給我備盛宴,晚上我要宴請一位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