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夢裏的諸葛亮那般還需要先唱個“梁父吟”,再讓別人來個“三顧茅廬”這樣抬高自己的身價,荀攸出身潁川荀家,這本身就已經是要達到極致的出身了。
再者說,許攸還有同鄉人潁川長社徐庶徐元直的引薦,更有諸如潁川郭嘉、汝南陳到以及袞豫兩州諸如於禁程昱等一大批同僚。這等人脈,含著金鑰匙出身都已經不足以形容其高貴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荀攸更是不需要坐等蕭文上門,反而主動來蕭文府邸拜訪才顯得更加有修養,更加襯托出其讀書人的謙卑。
“什麼?元直你是說,公達此刻已經在府中等著了?”蕭文聽徐庶一說,頓時大驚。如果荀攸早就在府中等著了,而他光顧著跟徐庶敘舊又已經耽擱了這麼長時間,那可就顯得有些失禮了!
“哈哈,山長莫急!公達兄明辨事理,早在他要求來的時候就已經跟我說明了,此番先留時間給我們二人敘舊,然後才來拜見山長你。”徐庶倒是哈哈一笑,顯然對於荀攸的人品胸襟極有把握。
“不過總歸是我怠慢了!”蕭文苦笑一下,心中感慨,莫不是但凡牛掰的謀士,都有些不容於普通人的古怪嗜好?比如郭嘉的放浪,比如賈詡的反複,也比如眼前這荀攸的主動?
徐庶見蕭文有些難做,想了想才嚴肅問道,“山長,其實公達倒不是有意唐突,隻不過......”
冷眼一瞧,旁邊隻有王猛一個人在近前侍候著,其他人早就識趣的躲遠了,徐庶才謹慎的低聲繼續道,“隻不過公達猜測,山長你此番出征是準備有大動作,所以才趕來拜訪,不想有什麼誤會,或者耽擱了山長的大事......”
蕭文目光一閃,顯然荀攸所認為的大事是果有其事的,然後不得不讚歎一聲,“不愧是荀家的人!”
一個荀彧就可以挺著曹操一路走到這裏,蕭文對於荀家謀士的眼紅簡直到了羨慕嫉妒恨的程度。
“走,元直,隨我去會會那荀攸荀公達!”蕭文大袖一揮,很有幾分豪邁的說道。
與荀攸的會麵是在蕭文府邸的正式會客廳當中,手下人早就已經奉上了按照蕭文的意思烘焙出來的新茶,雖然與大漢此時大多數人習慣的口味不同,但當蕭文一絲不苟的將茶道的過程展示了一遍之後,還是瞬間贏得了荀攸的好感。
“專注,細致!”荀攸佩服的連連點頭,“蕭征北果然好涵養!”
看著荀攸的表情,蕭文的心思不禁飛快的轉動起來,接著靈光一閃,幾乎是“頓悟”了荀攸話語中的機鋒。
這樣一來,蕭文心中的驚訝就可想而知了!莫不是荀攸已經猜到了自己派徐庶去荊州的目的,才會有這一番說話?也隻有這樣,才能解釋荀攸口中的涵養二字!
因為如果蕭文確實是派徐庶去荊州招攬人手的話,那麼徐庶一回來自然會先跟蕭文交代一番,這樣的話,荀攸已經來到蕭府的事情蕭文自然立馬就會知道。以荀家的名氣,蕭文絕對不敢讓荀攸等這麼就才過來接待。
這樣才解釋的通為什麼荀攸會讚歎蕭文的“涵養功夫”!
“哈哈,山長數年前就派遣元直兄西去荊州,”沒等蕭文在於言語中確定,荀攸很光棍的承認道,並且首次對於蕭文的敏感有了幾分認同的情緒,表情上也不再如一開始那般見外,“可謂是慧眼如炬啊!”
蕭文笑而不語,要不然還能怎麼說呢,派遣徐庶去荊州,本意不過是趁機完成徐庶本身的一番造化,同時最好能夠結好諸葛亮或者龐統的家族,然後再跟黃承彥司馬徽這些人搞好關係,如果可能的話,蕭文甚至不介意徐庶將自己關於民主關於大同的一些理念傳播出去。
但是這些可全部都是建立在蕭文已經知道荊州有諸葛亮和龐統二人的“先知”上,可做不到荀攸嘴裏的“慧眼如炬”!
因為直到現在,天下士子才慢慢發現,原來中原大亂變成武人的天堂的時候,荊州卻不知不覺成了整個大漢的文化聖地,若不是蕭文的學院拐來了荊州的鴻儒宋忠以及鄭玄的大弟子國淵,勉強給中原留了些火種,隻怕此刻的荊州更是不可限量了!
徐庶見蕭文和荀攸二人還有些陌生,還在不斷的試探並且觀察著對方,不禁有些急躁,當先對著荀攸拱拱手道,“公達兄,剛才我已經旁敲側擊過山長了,山長確實是要出征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