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章 世事如棋(2 / 2)

“微風,小雨。”這樣的日子其實並不適合打仗,但是世界上的事情總是很莫名其妙,有所必為的事情好像總是伴隨著一個不怎麼順利的開始,所以夏侯簡單的記錄下來這一天的開端之後,就沒有了繼續寫下去的心情了,然後曹軍整軍的號角就遠遠的傳了過來。

今天是出征呂布的日子,雖然大軍明天才會正式啟程,大概後天才會兵臨乘氏城下,但是夏侯淵今天就要出征了。作為先鋒,夏侯淵接的任務總是比別人辛苦一些。不過夏侯淵覺著自己已經習慣了,正是因為這一點點疊加起來的辛苦,才讓能力比不上夏侯惇的夏侯淵有了與夏侯惇相同的地位,不是嗎?

先鋒意味著一定程度的自主指揮權,但也同時意味著,自己就沒有了隊友,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夏侯淵到底是應該慶幸還是埋怨。

夏侯淵在這個微風小雨的天氣裏想了些什麼事情寫了些什麼東西曹操是肯定不知道了,曹操現在正在忙碌的事情,是給手下這僅有的三萬多士兵以信心勇氣,以及希望。

戰前動員本來各個武將自己做就可以了,但曹操這一次卻堅決要自己來,這不僅意味著這一仗至少很難打,也意味著曹操很看重這一仗的結果,這就是曹操要傳達給每一個士兵的暗示,當然,名義上曹操還是在努力的告訴大家,打回去是為了他們東郡的親人。

三萬人的隊伍要真正行動起來會有很多必要或者不必要的麻煩,而這就是戰前的準備了,以前一直由陳宮負責,現在卻隻好委屈荀彧親自動手了,不過以荀彧的水平,三萬人的軍需調度,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的,畢竟曹操有錢有糧,基本物資是不缺的。

可是這過程仍舊如夏侯淵所料,還是持續到了第二天才一切準備就緒,踏著整齊的步伐,曹操帶著三萬多人踏上了重新奪回袞州解救東郡的曆史征程。

其實也或者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這麼神聖莊嚴吧,至少把握著這些事件的大方向的那麼“一小撮人”,並不覺著這會是一場站在正義方向的聖戰。雖然他們也不會覺著自己是不正義的,但戰爭就是戰爭,他們始終沒察覺出這裏有什麼對或者不對的地方。

荀彧送走了曹操之後,吩咐親衛好好守衛營帳,並且老套的用了“沒有我的準許不準任何人靠近”這樣俗氣的命令,然後回身躡手躡腳的走進屋子,從幾件衣服的夾層裏,小心翼翼的取出了一封信。

信並不長,荀彧很快就看了三遍,然後捧著布帛開始發呆。

信是從冀州寄來的,在信的落款上,清楚的寫著“兄諶”這樣的字眼,毫無疑問這是荀諶寫給荀彧的了,但能夠被荀諶這樣小心謹慎的如衣帶詔一般藏進衣服的夾層的密信,自然不會是簡單的家書這樣的東西,隻是不知道,荀彧這般偷偷摸摸的,到底是在進行怎樣的小動作。

荀彧看著手裏的信,呆愣了很久之後,再次小心翼翼的將其放回原處收好,顯然這並不是荀彧第一次讀這封信了,也不知道這信上到底講述了怎樣的事情籌劃了怎樣的陰謀。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能讓潁川荀彧這般謹慎的,定然不會是小事。

“哎,四兄終究不是做大事的人,假使公達在,也許我的籌劃不會這般艱難。不過公達也真是,當初書生意氣非得去刺殺董卓,結果被董卓給下了大獄,好不容易出獄了,卻又想著入蜀,結果兵荒馬亂的,在荊州一耽擱就是這麼多年,歲月蹉跎,也不知道他現在過的如何了。”

短短的一句自言自語,荀彧先是感慨了一句荀諶,再是遙思了一回荀攸,也許隻有潁川荀家,才有這樣的底蘊,能夠在一句話裏出現這麼多足以影響曆史的人物吧。

不過,身為荀彧的侄兒卻比荀彧大了六歲的荀攸,真的如荀彧所想,隻是在荊州空蹉跎了歲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