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兵臨城下(1 / 2)

可能時隔一千八百年之後,是個人就知道在機械橫行的最開始,人類經曆了一場蒸汽革命。可是對於大漢末年的這些人來說,蕭文關於蒸汽動力的理論,勉強接受了也難以在實踐中將之完美的發揮出來。

可再不完美,蒸汽兩個字代表的是一個比人類的視野更加廣闊的天地,而隨著蕭文將之強行推廣給了大漢末年的世界,蒸汽兩個字總算是衍生出了更多的東西。

比如鐵器的普及與質量的提高,比如隨著鐵器的發展而重新興起的墨家機關術。而至於如果將之推廣普及,這樣的活如果有充足的時間的話交給商人最合適不過,如果像蕭文一樣沒時間的話,就用它發動一場戰場也可以一下子推廣開來。

就像獻帝初平四年,在濮陽城外的黃河水流上發生的那一場戰爭一樣。

可是這些都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在此時此地,蕭文並沒有想到那麼深遠的東西,蕭文隻是在極度的憤怒中,不管不顧的將一切能夠想到的迅速打擊曹操的辦法給用了出來而已。

夏侯惇有過那麼一刹那的遲疑,不過他仍舊沒有發號施令阻住巨船下水,就這麼看著蕭文那邊阻止人手緩緩將巨船推進了水裏,然後,居然的甲板上,開始慢慢升起一個奇怪的東西。

如果曹操在此,一定會高聲疾呼這就是青州弩車的加強版而已,可曹操並不在此,而夏侯惇也沒有收到曹軍的聯絡信息。

慢慢從甲板上升起的弩車,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良了青州弩車的限製,不僅速度更快,同時射出的弩箭更多,單單是對於係數的調校方麵就快捷了不少。

所以蕭文在夏侯惇還有些迷茫的時候,輕輕的朝著夏侯惇揮了揮手。

近千發弩箭發出的是如此的迅速,讓夏侯惇一時都沒反應過來,而大部分的袞州兵馬,更是被直接釘死在了地上,戰場的效果一開始就超過了蕭文的預期,被打懵了的曹軍甚至連本能的逃跑都沒有想起來,就這麼被射死了至少三波人。

巨船山弩箭的安置進行了更正,在符合規格的箭筒內裝上弩箭在放到指定的位子上即可,一百個箭筒為一個組,再次被一快巨大的鐵板固定之後隨著專門的鎖鏈達到安防的位置,然後替換射空了的箭板。這樣的話,隻需要不到一百個士兵在船艙裏裝箭矢就好了,巨船上的弩車可以持續保持相同的射速直到某個部位卡殼或者整個鏈條哪裏出了故障。

不過還好,弩車持續換了三次箭之後,在巨船的正麵已經沒有了敵人。不過看著自以為聰明的夏侯惇等人,蕭文邪惡的笑了。

難道他們真的以為蕭文的船是死的,射箭的方向也是死的嗎?

巨船上的弩車在第三輪射擊之後聽了下來,然後靈巧的轉換了方向,仍然正對著夏侯惇等人,仍然正對著數量眾多的曹軍,再次開啟了新一輪的射擊。

兩次之後,在河對麵巨船的射程範圍之內,已經沒有了曹軍,而直到這時,蕭文才下了這場戰的第二個命令,過河。

往日裏死傷無數的過河這個過程,對於蕭文來說變得竟然如此簡單,之間巨船之上隨著鎖鏈的轉動,東西兩邊各自伸下來幾塊常常的鐵板,直接杵在了河岸邊的地上。

對於蕭文來說,寬廣的黃河在這一刻,隻不過是一塊稍微高了點的高地而已,蕭文甚至不需要改變行軍速度,更別說改變行軍路線什麼的,就在曹軍的萬眾矚目中,輕輕鬆鬆的到了河對岸。

三個軍團在巨船的周圍站定,然後安營紮宅,完全不用顧忌在一旁虎視眈眈中又帶著一絲後怕的曹軍,甚至有那專門的人員更是直接上前去開始回收被射出去的弩箭了。

中軍埋鍋造飯,後勤兵收集弩箭,一切顯得井井有條,隻不過也實在不將夏侯惇看在眼裏了。

夏侯惇不是沒想過趁著蕭文的人在收集弩箭的時候上前去阻止或者突襲,但是巨船上的弩車隨著夏侯惇的動作瞬間就太高了機關的方向,這讓剛剛邁出一步的夏侯惇頓時一身冷汗。

在過河的時候,這巨船就是個軍事堡壘;在過河之後,這巨船就是個軍事要塞。總之曹操曾經恃以為屏障的黃河,此刻對於蕭文來說不過爾爾。

當然了,限於條件,蕭文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能把這艘巨船給弄上岸了,但是有什麼所謂呢?這艘巨船,靠著蒸汽的動力,以及船側身的渦輪,遊回去是遲早的事情,隻是蕭文並沒有一次性將巨船的所有秘密都擺在夏侯惇眼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