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蕭文得到袁術再次派出重兵攻打袞州的消息後,心底苦笑的同時,也對於袁術帳下到底能不能猜到荀彧的第三重布局感到無所謂了。
因為就算是猜到了又如何?塚中枯骨袁公路袁大官人反正也不會那麼聽從謀臣的話的。知道或者不知道,陷阱都在那裏,而戰爭已經開始了。
以陳留為跳板,袁術覺著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趁著曹操後方空虛的時候,集結重兵從陳留一路打到了東郡治所東武陽。然後在東武陽,陳紀、陳蘭、雷薄分兵三路,從上中下三個方向一路向東,蝗蟲過境般分赴濟北、東平、濟陰三個郡,氣焰囂張一時無兩。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對於袁術的愚蠢蕭文再沒有絲毫的辦法。這已經超出了身為盟友消息情報互通有無的範疇,而且蕭文現在被袁紹牽製著,又正是向袁紹表忠心的關鍵時刻,跟袁術糾纏不休隻會得不償失。
曹操還是留著蕭文自己來對付吧,袁術就跟幽州公孫瓚一樣,是肯定指望不上了。
初平四年春三月也不是沒有好消息的,比如劉備終於在孫乾等人的謀劃下,剿滅了豫州數量眾多的黃巾,組建了一支超過五千人的隊伍,這樣加上劉備原有的三千丹陽兵,劉備就有了將近八千人的直屬部隊。而且劉備還偷偷摸摸的整合了不少流民,在豫州偏西袁術行軍接觸不到的汝南郡重建了不少縣城,在當地頗有了些聲望。
不管這大耳賊到底存了什麼心思,單單他這份努力這份態度就讓蕭文很是看好他,尤其現在蕭文和曹操袁紹糾纏不休、口不對心的時候。蕭文突然覺著劉備果然很可愛,所以蕭文讓皇甫嵩和韓馥等人出頭,由陳琳親自執筆,寫了一封辭藻華麗的上表,然後劉備劉大耳就變成了劉豫州。
曆史事件一個個的隨著蕭文的夢而或提前或消弭於無形,比如不該死的李傕死了,而該死的牛輔卻還活著;又比如張繡這麼早就成了劉表陣營的一員;也比如劉備同樣過早的就得到了劉豫州的稱號。這讓蕭文感覺自己夢醒之後這些年努力拚搏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同時又有點小糾結小擔心,蝴蝶效應會不會太大了些?
可是蕭文能怎麼辦呢?他已經身在局中了。
劉備變成劉豫州對於蕭文來說是舉手之勞,也是對劉備的示好。而且廢棄的豫州和廢棄的河南雖然都是作為某一場戰爭的主戰地而廢棄的,但是政治價值卻絕對完全不一樣。河南是三輔之一,是舊都,說白了蕭文的河南尹是個京官,是中央大員;而劉備的豫州刺史隻是個貧困地區的封疆大臣......
但蕭文此舉的更重要目的其實是給袁術找些刺激。豫州從反董開始就一直是袁術的地盤,袁術從孔伷手裏接過豫州封給了孫堅,然後再從孫堅手裏奪回來賞給了自己人送了人情並幾經周轉。可是到了這一刻,豫州終於要跟袁術說拜拜了。這是赤果果的從袁術心頭剜肉的舉動,袁術絕對會因此而怨恨劉備的。當然了,換個角度講,劉備一定會因此而對蕭文恨並感激著。
不過人心不重要。蕭文背叛袁術的聯盟又與袁紹的聯盟不甚牢靠的時候,有這麼一個至少名義上的幫手在身旁,多多少少對其他人都是個震懾。有這一點就足夠了。
政治果然是個很複雜的東西,每個人對另一個人都沒有單純的愛或者恨。也不知道做到了這一點的這麼多人,到底是在享受著政治的什麼魅力。
青州的事情進行的有些不順利。作為庶子並且還不是長子,袁熙的地位實在尷尬,就算袁紹有了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各領一州的想法,事情糾纏到現在,蕭文也直覺的認識到袁熙的機會不大了。
不過蕭文讓郭嘉還在努力的為袁熙爭取著。一個十七八歲剛出道的小孩子和一個二十出頭稍稍有些頭腦的青年,作為普通人一定會選擇小孩子袁尚為主上,因為好架空。可蕭文不是普通人,蕭文對於架空這樣的事情不感興趣,因為青州已經被蕭文架空了。蕭文需要做的是收服青州的其他人才,比如陳群父子,比如臧洪。一個是創作出九品中正製的牛人,一個是和陳登並列的短命天才,蕭文對他們兩個眼饞很久了。從這個角度來說,稍微明白些事理的袁熙反而需要借重蕭文的地方頗多,肯定願意犧牲長遠利益拿人才來換。
青州的事情沒有進展的時候,袞州的事情倒是順利結束了。袁術兵發袞州,在一日內就挺進到東武陽的三路大軍終於在第七日音信全無。而到了這個時候,就是傻子都知道事情不對了,更何況其實閻象和楊弘他們的實力還是蠻不錯的,如果不遇到袁術這樣的主公的話,至少要比被蕭文俘虜的曹操部下呂虔要來的牛掰的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