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五年夏,旱。
光和六年夏,旱。秋,金城河溢,水出二十餘裏。
中平二年七月,三輔螟蟲為害。
中平二年正月,大疫。
中平三年五月壬辰晦,日有蝕之。
中平五年,郡國六水大出。
中平五年六月丙寅,大風拔樹。
獻帝興平元年秋,長安旱。
獻帝初平三年五月丙申,無雲而雷。
初平三年的冬天過的是如此安逸,除了過冬的糧食和衣服都少了些,每一個經曆過靈帝光和年間的司袞兩州的百姓,都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初平四年獻帝一定能夠祈來大漢的風調雨順。
這期望是這般美好,以至於立春那一天,當曹操向著袁術發起了那一場貌似決戰的戰事的時候,所有的老百姓都懵了。短暫的歡愉過後,痛苦和淒涼才顯得更加難以忍受。
可惜戰爭隻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感受到其中痛苦與淒涼的那大多數人,也始終與那少數人絕緣。
淩冽的寒風表明來自於西北方向的寒流其實並未完全過去,但是蟄伏了一整個秋天並一整個冬天之後,曹操的戰爭欲望是如此強烈,根本等不到春暖花開天氣轉溫。
這一次曹操以夏侯淵為先鋒,以夏侯惇帶著樂進李典為左軍,以曹仁曹洪兄弟為右軍,曹操帶著呂虔親自坐鎮中軍。
近乎傾巢而出的袞州兵馬向全天下人都證明了曹操這一次的決心,戰事未起,屯戍陳留的橋蕤和雷薄兩人就堅壁清野全線收縮,打定了固守以等袁術救援的注意。
蕭文對於袁術的不爭氣那是相當的無語。占據陳留之後,袁術基本上就已經有了強攻袞州的機會,可袁術卻棄而不用,掉過頭去全心全意打揚州去了。一盤散沙的揚州確實兵力不如袞州曹操這般,但是正因為一盤散沙,所以攻打揚州需要的是時間,而袞州這裏隻要一戰贏了曹操,則整個袞州唾手可得!
再說,就算袁術想要打下一塊根據地再來逐鹿中原,那陳留的地勢進可發兵袞州,退可遠遁豫揚,簡直說是兵家必爭之地都不為過。這樣重要的地方,袁術居然就隻留下橋蕤雷薄兩個將軍駐守。這讓蕭文無論怎麼推理,都能輕易得出袁術很敗家的結論。
還真是每一個決定都讓人唯剩下無語二字啊!
不過接著蕭文就不再對著袁術歎氣了。因為接到陳留的戰地情報之後,袁術揮師北上了!
天啊,蕭文簡直想自殺!
曹操的大本營在哪裏?在東郡!那是跟陳留接壤的東郡啊!除此之外,緊挨著陳留的濟陰也是曹操的地盤,名義上實質上都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袁術想到的不是先向蕭文求助,而是親自帶兵來袞州!
要知道,袁術現在的大本營可是在揚州九江郡壽春縣了!就算他的兵營屯紮在揚州豫州交界的下蔡,那也跟陳留隔著一整個豫州!
等到袁術帶兵到了陳留,估計就不是支援,而是新一輪的攻堅戰了!
麵對曹操的暴起傷人和袁術的莫名其妙,蕭文隻好自己動手補上這個漏洞,在曹操剛一圍住陳留的時候,蕭文就帶著臧霸和徐榮的第四師趕赴前線,遠遠的屯兵河內,與曹軍遙相對峙,隻要曹操一深入陳留,那麼蕭文就揮兵東郡。
因為蕭文的參與,這一戰肯定要等到袁術到來之後才能開始,到時候蕭文加上袁術,就可以跟曹操光明正大的開戰,贏了就占據袞州,而且也不用麵對沒完沒了的收尾工作,所以蕭文見曹操沒動,所以自己也沒動。
不過戰事沒開始不代表情況不危急。豫州是被黃巾攪和廢了的地方,如果陳留這裏袁術沒有一塊落腳點,那麼袁術可能會直接遠遁揚州,去揚州做他的土皇帝去,那麼以後蕭曹之間的對戰蕭文就完全指望不上袁術了。
所以蕭文這一次除過帶來臧霸的第四師以外,還帶了諸多參謀部的學員,甚至軍事研究院的皇甫嵩程昱辛毗全部到齊。洛陽進入戰時狀態,雖然隻留下了趙駿坐鎮,但有關鐵的第一師在,趙駿一個人就穩得住所有的局勢。
除此之外,蕭文還叫斥候去尋了在豫州發展勢力的劉備三兄弟。利益均沾,風險共擔,是袁術聯盟的基本內容,但是具體沾到多少利益承擔多少風險,其實還是看個人的臨機決斷的。
至於說蕭文駐兵的地點,其實也蠻有講究的。雖然河內確實距離東郡和陳留都近,但蕭文本來不必要跑這麼遠的,一個師團雖然隻有一萬正規軍,加上後勤補給什麼的可就多達三萬左右了,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但蕭文依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河內。因為蕭文覺著,是時候給河內的眭固換防,將之徹底收為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