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樂的蒯越誤會自己,如今一切緣由都解釋清楚了,是該到了提條件的時候了,蕭文終於停下來打著節奏的右手,身子往前探了探,麵容嚴肅的對蒯越說道,“我不管劉使君怎麼做,呂布一定要出現在袞州戰場上!”
諸侯混戰的時候用張繡以及萬餘精兵換一個宋忠是不是值得蕭文已經不去想了,當初既然把一切托付給了程昱,而程昱又做出了這樣的決定,蕭文就願意無條件的去支持程昱。
但是除此之外,上表朝廷迎獻帝回洛陽的事情,蕭文捎帶上了劉表,劉表不能不有所表示。
因著這件事,孔融被召去長安做了匠作大將;陶謙升了徐州牧,安東將軍,封了侯;劉表也加官進爵得了不少好處。唯有蕭文,知道郭汜的心思,早早的就和賈詡通了氣,把封賞轉到了孫邵和是儀的頭上。
說起來,這件事的始作俑者蕭文,反而是所有人裏麵最虧的一個。孔融的匠作大將雖然不好聽,可這是一個積累資曆的過程,基本上位列三公的人都曾經曆過這個職位。而陶謙和劉表就更是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孔融和陶謙與蕭文的糾葛暫不去說,單劉表就這件事借了蕭文的光,就不能對蕭文的要求袖手旁觀。
蒯越能做到荊州四大家族共同利益的話事人,自然不會貪心無知到以為可以沾了蕭文的光而不用付出代價,所以聽到蕭文的要求,除過最開始的時候有些驚訝的表情外,接著就完全沉寂了下來思考事情的可行性去了。
蕭文也不急,緩緩的品了口茶水。這茶葉是蕭文借鑒此時的工藝然後又是烘焙(bei四聲)又是幹炒的折騰了老半天弄出來的,恩,其實是有些苦了,而且賣相也不佳。
“就依蕭河南的話!”蒯越沉吟一番,最終還是接受了蕭文的條件,至於荊州怎樣讓呂布上了袞豫的戰場,那就不是蕭文需要操心的了。
正事說完,蕭文換上一副略微顯得柔和些的表情,和蒯越敘了幾句舊,閑話了些家常,兩人有意無意的都開始把話題往生意上引。
“異度倒是要好好恭喜蕭河南了。有了仲子先生這樣的鴻儒,又有了可以大量印刷的紙張書籍,到時興辦學校傳揚德教,如此不需數年便可做出一番大好功績,他日錦繡前程不在話下。”
蒯越找了個蹩腳的借口,而且向來自矜的他也不善於說些阿諛逢迎的話,所以引出紙張的事情著實費了他不少心計。蒯越說完,正好看到蕭文似笑非笑的表情,不禁臉色微窘。
說道生意的事情,蕭文倒是不像蒯越這樣避諱,直截了當的對蒯越商量道,“異度先生知道文是個滿身銅臭的生意人,所以文也不掩飾這麼多。洛陽新開發的書籍,磚瓦,砂漿,以及新式的衣服,還有布料,其實都是為了做生意的,隻是不知道荊州有沒有需要?”
需要當然有,就算是其他的不在意,新式書籍的價值還是蠻吸引蒯越的,“明人不說暗話,我蒯氏也自有些銅臭的營生,對於這些自然有興趣,隻是不知道蕭河南想要怎樣個交易法?”
“價錢嘛,我隻收成本價的十三成,但是有一條,我不收錢財,隻要糧食!”
蒯越本以為蕭文會猶豫一番討價還價,沒想到蕭文卻是比他還急。想想也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蕭文想要參與進去袞豫的戰場,糧食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也難怪會把價錢定的這般便宜了,十三成,除過人力物力,豈不是蕭文一點沒賺?
對於這個蕭文自不會如蒯越想的這般吃虧。一來造紙不管樂安還是洛陽全部都是蕭文的作坊,什麼是成本價還不是蕭文說了算;二來蕭文其實還真沒準備賺取多少利潤。
要知道,造紙印刷的技術,隻要有心人願意去研究,數年時間總會有幾分心得的,但若是蕭文一開始就把利潤定的很小,生意細水長流的可能就大了很多,如此,蕭文的後續計劃才能得以實施。
在這個世界,想要掌握大義,就先要掌握輿論;想要掌握輿論,就先要掌握士流清議;想要掌握士流清議,最好的辦法就是掌握普通士子讀什麼書,看什麼文章。
書籍越便宜,讀書的人越多,蕭文就越能趁機推銷自己的思想,就越能一步步的逆推上去,占據大義。
而大義,其實就是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