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樂安發展之造紙辦學真心好用(1 / 2)

中平二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就在這一年朝廷軍隊大破黃巾,班師回朝;比如之後涼州叛亂一發不可收拾,朝廷起用皇甫嵩為左車騎,鎮守長安,平定叛亂;又比如四個月後,皇甫嵩守住了長安但是未建寸功於把涼州兵馬趕回去,朝廷再次撤了皇甫嵩,改派司空張溫為車騎了,最後還比如直到年底,張溫他們也沒有平定叛亂......

蕭文聽到了皇甫嵩被撤職的消息的時候還很是擔心了一陣的,不過可能宦官收拾完了皇甫嵩之後麵對的世家的壓力太大,所以沒有趕盡殺絕,也可能是蕭文此時還進不了張讓的法眼,總之蕭文是繼續安然無事的做著他的“土皇帝”了。

之後所有的消息裏,能讓蕭文感到略微有些興趣的,不過就是張溫誓師出征的時候,提拔了董大胖子做副手而已。至於在這青州地盤上的事情,也就是曹操那邊很是嚴酷的整頓了吏治,有不少蟊賊直接跑到了自己這裏這樣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了。

這一年對於蕭文來說發生的大事,不過是蓼城的港口勉強算是建了起來,但是造船的事情貌似沒有多大起色,此時造船技術最先進當屬於揚州了,但是這些戰船什麼的是軍方私密,不是蕭文隨便能搞到的。

軍屯的事情置辦了開來,這個收獲倒是比較大,因為蕭文之後又張貼告示說,自願開墾荒地的,十年之後土地歸自己所有,官府不再有權利插手,而種植官府分發的土地的,每年收獲的糧食,也不過和官府六四分成,官府隻要四成,等等等等。

造紙的事情進行的也比較順利,蕭文自己置辦了造紙廠一類的所在,又派人滿天下的張羅工匠什麼的,一大堆人坐在一起不惜代價的研究了大半年,此時的紙張雖然還是不具備大麵積推廣的價值,但是比蔡侯紙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印刷廠的事情不是很順利,活字之類的東西倒是有蕭文的提點全都搞了出來,但是墨的問題還有紙質的問題製約了印刷術的發展,所以蕭文估計還得再花費個三兩年的時間,才能勉強達到自己的要求,當然前提是紙張的質量在這兩年裏能夠有個質的進步。

隨著造紙印刷這所有東西的出現,蕭文原來預計會是最難興起的縣學的事情,反而一下子簡單了不少,有了紙有了印刷術,以前限製文化交流的最最主要的問題——書簡本身的價值,一下子變成了小問題。誰家沒有小孩子,誰家小孩子不吃東西,所以蕭文的宣傳一出,一些十幾歲但是不滿十五歲的甚至滿了十五歲在家無所事事的人,都自備糧食什麼的聚到了一起。

此時能識字能讀書簡直是天大的幸事,所以也不用蕭文吃什麼虧花什麼力氣宣傳,隻是在請先生的時候出了點小小的問題,最後蕭文跟世家妥協了一番,在郡裏最好的地方開展了最精英的公立學校,專門處理一些世家不怎麼成才或者不怎麼被看好的子弟;次一等的學校,郡裏還有兩所,是專門為了商賈子弟開設的,同時出了正常的四書五經各種史書諸子百家之外,開時不時的請大商人之類的來個“講座”,傳授一些經商的技巧。縣裏的私立學校自然是最後一級的,每地千餘學生也不過是請到了五六個先生而已,不過暫時還沒有聽說哪裏的縣學亂了起來的。

蕭文來了之後雷霆之勢掃平亂民的舉動說沒有敲山震虎的效果那是絕對沒人信的,不過也因為之後一堆明顯旨在傳播文化的舉動,得到了世家的讚賞,商賈之家就更不用說了,能成立公眾的郡學請先生教導識字,一方麵自然要大力支持顯示自己也是敬重文化的,另一麵也好結交其他商賈勢力之類的,更甚者估計還有準備從此進入仕途的想法,這些綜合下來,蕭文屯田賒糧的舉動反而得到了大力支持。

至於曹操花了那麼多心思得罪那麼多人整頓的吏治,蕭文這邊倒是完全取巧了,蕭文先是搜集了眾人貪腐的證據,然後送到了各個世家家裏,什麼重話也沒說,兩月之後再看,有那精明的立時收了手並且在之後的蕭文的一係列措施裏出大力的,自然什麼事情都沒有,但是倘或非得對著幹的,門外想擠進來的人多了去了,世家也有親疏遠近你強我弱,蕭文正好開始提拔聽話的出力的,不聽話的不出力的不僅蕭文這裏排斥了,眾人都在排斥!

又因著蕭文的麵子,郡縣裏的行商之類的,也大多雇用了蕭文的護衛隊,一來二去的,蕭文此時在樂安的低位,還真是穩定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