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收到消息在內堂很是發了一通火。這些都是皇甫酈告訴蕭文的。
蕭文心裏依稀記得不過是宦官小黃門什麼的搞的鬼,但是這些事情老師皇甫嵩其實就心裏不明白嗎?明白是都明白的,但是真要這些老人拉下麵子去給小黃門送禮求情,怕是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所以蕭文一時也沒辦法可想。隻能看著老師言辭激烈的上表請示為盧植求情,然後得罪了宦官。
不管事情到了最後,朝廷的結果如何,總之這都不是眾人再能插手的了。所以在西平簡單的修整過後,左中郎將皇甫嵩這一路大軍,還是得按照詔書上的要求,一路北上去往袞州東郡。
蕭文不再理會這些事情,這些事情連老師皇甫嵩插手都畏畏縮縮的不是得罪這個就是得罪那個,依蕭文此時的身份地位影響,怕是連插嘴的機會都沒有。
此時的蕭文每天要做的事情,不過是讀讀書如《孫子兵法》,這可是帶有皇甫嵩“注釋”的版本哦,然後和皇甫酈套套近乎,最後的大把精力,都用在了和曹操孫堅的結交方麵了。
接觸起曹操和孫堅來,蕭文倒是心裏一點壓力都沒有。此時曹操雖是京官,但是因著出身的問題,其實在京中那些紈絝子弟裏也算不得什麼,尤其少年時不學無術好行俠,說白了就是整天不務正業,在京城圈裏名聲很是不好。孫堅就更好說了,被朱俊征兵之前不過是下邳丞,比縣令還小些,被朱俊征召之後也不過是佐軍司馬,就是趙駿嘴裏的“伍長”,連趙駿都看不上眼。孫堅和蕭文一樣都是寒門出身,所以知道這世道寒門想要做些事的難處。曹操此前見了兩人作戰的武勇,手下又各自帶著不少強將,生性喜好任俠,也沒法不重視二人。所以一時間三人相處的倒是很不錯。
但是蕭文有一點很是爽的地方。那就是此時的曹操和孫堅差不多大小,都要三十而立了,而蕭文......蕭文內心裏果斷再把自己的出生日期往前推了推,變成了165年出生的,但是,就算是這樣,蕭文也不過勉強二十歲,還是被孫堅和曹操二人視作“小友”了......
“文台兄、孟德兄,家師怕是就這兩天就要北上了。文台兄沒得說,肯定是要隨著朱中郎將去往荊州剿匪的,不知孟德兄,接下來怎麼安排?”蕭文和孫曹二人今晚又是切磋武藝又是好一頓喝酒,這會宴席將散,蕭文問起了二人的去處來。
“曹某還是隨著皇甫中郎將去袞州吧!”曹操這會也是哀聲歎氣的。
蕭文心裏明白,曹操出生在沛國譙縣,也屬於豫州地界。眾人此時在西華,屬於汝南和陳國的交界,往東跨過陳國或者汝南隨便哪個郡都好,接著就是到了沛國了。此時汝南和陳國都亂作了一團,大軍兩萬人征討,還出了這麼大力氣才拿下西華,可想而知沛國此時的情形怕也不怎麼好。
“這樣好了,”蕭文心中一番思索,“小弟當初在幽州時,曾經剿得些許戰馬,此時軍中正有十多名斥候,孟德兄和我如今聽命朝廷不好私自離隊,那小弟還是派人過去打探一番消息吧。”
蕭文本是準備派遣趙雲帶著二百騎兵過去的,但是話到出口又臨時改了,趙雲此時心性不定,自己帶兵跑去沛國的話,說不定就被人收走了。想想還是算了。
“文台兄,”人情這種東西,要送就得送全套了,自己出力幫曹操,如果就讓孫堅這麼看著的話,誰知道丫的心裏會有什麼想法沒。夢裏一堆人天天喊著這個任俠那個豪氣幹雲的,但是大家都是官場中人,沒個自己的小算盤單憑著義氣處事怎麼行?君不見後來關羽尾大不掉了嗎!
蕭文接著說道,“文台兄,此去荊州,不知戰事如何,小弟送十匹戰馬與文台兄,祝文台兄一路順風!”
“元德客氣了!”無論是曹操還是孫堅,此時自然跟蕭文一番客氣,眼見的眾人之間的交情又深了不少。
宴罷眾人散去,各自開始準備接下來的行軍事宜。
蕭文讓王猛召集眾人開會,又派徐田去安排斥候往沛國打聽消息,去安排給孫堅送馬,完了才開始商議道:“接下來,我們出征往東郡去。”
停頓一下給眾人一個緩衝,然後才接著道,“當然了,一路上大軍要穿過陳留,濟陰這些地方,可能還會去一趟梁國什麼的,處處都會有惡戰的。”
“所以一路上,我們不光要行軍,”蕭文神色一厲,嚴肅說道,“還要兼顧練兵!”
蕭文拜師皇甫嵩,回來後自然也沒對眾人藏著掖著。不說趙駿趙雲徐庶,連關鐵都沒跑掉,全部開始學習《孫子兵法》,眾人有什麼問題,經過徐庶整理彙集到一起,然後蕭文再拿去問皇甫嵩。這樣一來,實際上已經有了幾分軍校的架勢。這種事情,一來能夠賣眾人一個人情,二來也提高了學習效率,雖然有著夢裏的底子,蕭文學習起來也不像真正的幫閑那樣吃力的緊,但是也做不到像徐庶這樣舉重若輕隨口翻譯給大家聽白話的地步,能集思廣益大家一起進步蕭文也能輕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