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中原速去黃巾亂(1 / 2)

光和七年,太祖隨徐庶回潁川長社拜訪徐母,時黃巾賊起,太祖保衛鄉裏。四月,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退守長社,為波才所困。太祖始隨皇甫嵩。五月,太祖獻火攻之策。六月,太祖隨軍追波才至陽翟,得郭嘉。

——《晉太祖傳》

徐田此時很激動,沒想到蕭文真的隨著他回來長社了!此時人馬之類的安頓在城外,蕭文趙駿關鐵趙雲還有王猛就住在徐庶家裏。

蕭文此時就更激動了!而且還是那種有些抑製不住的激動!這裏是哪裏,是豫州,是潁川!這個還不是最令人難以相信的,最讓人難以相信的是,徐田剛才鄭重的向自己道歉,說出了自己的真名——徐福!

“蕭兄真是抱歉,起初福本是沒有準備在涉縣久留,所以隨口說出了徐田的化名。可誰想之後發生了這麼多事情,福又怕引起蕭兄誤會就更不敢多言此事,還請蕭兄見諒!”徐田此時一臉陳懇又帶著幾分惴惴不安道。

“徐兄不用多心,文明白的!”蕭文一臉的驚喜顧不得也不願理會這些東西,徐田跟了自己這麼久,打生打死多少次了,如果對徐田都不放心那自己還是繼續做夢在夢裏當宅男好了!

“蕭兄,福實在心裏有愧,不如這樣,福一會就稟報老母,當著老母親的麵。幹脆改名就叫做田好了!”徐田此時還是有些愧疚,尤其是蕭文表現出對自己的莫大信任之後就更是難以原諒自己了。

蕭文看著徐田一臉歉然好似犯了多大錯似的,心思一轉,出聲道,“要不這樣好了。既然要改名,我看不如就改作徐庶好了!”

“庶?可有說道?”徐田,此時應該叫做徐庶了,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蕭文笑而不語......這個,蕭文識字不識字還有待證實呢,介紹這個?開玩笑......

“也罷,就叫做徐庶了!”徐庶也不再過多的糾纏。

“另外,我看我們也不要整天的徐兄蕭兄了,如今世道亂,我們不能安心讀書,也沒有厚德長者賜予我們表字,我看我們不如就自己定個表字吧!”蕭文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名字的事情都定下來好了。

“哦?還請蕭兄賜字!”徐庶略一思索,也就爽快答應了下來。

“不如你我兄弟二人,你就叫做元直,我就叫做元德好了!”蕭文暗裏奸笑一聲說道。

“好!”徐庶不像是蕭文,徐庶好歹從小還是被老母逼著識了些字的,雖然依舊說不上來這“元直”“元德”有什麼講究沒有,但是憑感覺也知道都還不錯的樣子!

徐庶的表字自是不用說,蕭文的表字就好玩了。蕭文本是沒有任何想法的,但是話一出口的時候,突然想到不管是“孟德”還是“玄德”都跟“德”字沾邊,不過怎麼說,自己也叫個什麼“德”之類的沾沾他們兩個的氣運。再來徐庶既然要叫做“元直”,那麼自己就跟風再借個“元”字好了。如此一來,就叫做“元德”了,想罷自己又念叨了幾遍,覺著“元德”聽上去也蠻像是那麼一回事的!

一時皆大歡喜,徐庶之前隱瞞真實名字的事情也就這麼過去了。

說罷蕭文又陪著徐庶去跟徐母說了一會話,尤其說到剛才改名定字的始終,得到徐母的首肯,這才安下心來,然後回到大堂裏,讓王猛召集一關二趙,眾人開始商議起來。

“此番我們來潁川,子龍的騎兵都帶著了,關兄的刀兵和趙兄的槍兵也帶全了。”蕭文頓一下看看眾人,繼續道,“我知道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探一趟親帶了這六百多人到底是為了什麼?”

其實這事情本來沒法說,總不能明言自己知道光和七年二月黃巾起義了。雖然直接說出來再借個什麼老神仙托夢的法子也不是不行,但終究還是不那麼容易讓眾人接受。

“幽州之地,遠離京城,又民風彪悍,倘或有什麼風吹草動,怕是當地豪強會蜂擁而出,各自占山為王,到時候我們是打還是不打?再說公孫瓚也不是易與之輩,單看此人在此次鮮卑之戰中的表現就讓人不敢小覷,再加我們此番大勝鮮卑騎兵,風頭太勁,頗為搶了公孫瓚功勞的樣子!”說到這裏,眾人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所以說,我們先回南方來,倘或有什麼機遇能再把握到自是最好。就算一事無成也大可厚著臉皮再回幽州去,也給太守還有公孫瓚他們一個緩衝。”這些雖然是蕭文臨時想出來安撫眾人的話,但是其實又何嚐不是蕭文內心的感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