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前輩走到廣場中間,那裏早擺放著五張古樸大方的椅子,太白師伯居中落座,其它四人分列兩旁。門下弟子見長輩落座,都隨著號響跪拜請安,這禮數倒是一點都不能怠慢!
師伯抬手一揮,各家弟子都在領隊的帶領下席地打坐,沒有一絲的聲響!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
一把清亮的聲音從人群中響起,這是《道德經》的開篇,在場的千餘人立刻跟著吟誦起這部道家經典,聲音如歌如訴、響徹雲霄,蓋過了空中喧囂的鳥鳴,生生地將遮天蔽日的鳥群驅散了開來。
經文雖然冗長,但那些道友都背得極熟,各家弟子似乎也有一較高下的念頭,都用心地吟誦,我在房內細細聆聽倒也頗為享受,心境越發平靜,周身舒坦通暢!
這就是修行吧?誦讀這些典籍雖然不一定能對修為產生實質的提高,但對蕩滌心魔、平心靜氣絕對有效!修行之路心魔叢生,早晚靜心吟誦,裨益良多!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最後一句落下,廣場上又恢複到鴉雀無聲的境況,隨即有數名童子送上香茗,眾位長輩品過清茶,師伯再次揮手,那清亮的聲音再次響起!
“進早食!”
當即有數十雜役從後院貫而出,每個人手裏都抬著一個大筐,將沉甸甸地籮筐放到了各家弟子的方陣前麵。接著又有幾輛推車出現,一個個人高的木桶從車上卸下,也被安放在大筐的旁邊。筐蓋打開,全是滿滿當當的碗筷,而木桶裏則是冒著熱氣的白粥。各家立刻又走出多位弟子,井然有序地分起白粥來。
那些雜役又抬來一筐筐的麵點,廣東人早飯多有小食,此次入鄉隨俗,到也飽了口福!
我見樓下一派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也想下去湊個熱鬧,剛把窗簾拉上,一道淩厲的氣息排空而至,直至眾人頭頂方才止住。我正訝然間,雄渾的聲音如炸雷般響起:
“太白老道,大清早帶著那麼多徒子徒孫在我地盤吵吵,又是誦經又是用飯,驚擾了我的鳥兒卻又不通知我這主人,是不是不把我放在眼裏?”
“怎麼會?”師伯朗聲回應:“我們雖然在此盤桓了幾天,但道友們並未齊聚,所以也不敢登門拜訪。昨夜終於等到了要等的人,這不今天正準備用了早飯就去拜會,沒想到你長春子倒按耐不住先來了,實在是不好意思啊!”
長春子?就是那搗鼓出半人半妖怪物的妖怪?我可得好好瞧瞧他什麼模樣!
返身掀開窗簾,果然看見一道人影立在半空,正和師伯遙遙相對。來人麵貌清臒,著一件青綠色道袍,手中一把古劍閃著妖異的紫芒,樣式頗為古怪,隱約在哪裏見過一般!細細一看,那浮在半空的人影卻微微晃動起來,我氣凝雙眸再看,原來那人隻是個虛幻的假象而已!若非我的天眼可以看破世間一切虛妄,此刻也定以為長春子親臨。
那長春子的虛影聽師伯這麼一說,卻哈哈大笑起來:“既然如此,我倒是想問一下諸位道家的朋友,今早找上門來所為何事?煩請告之我這主人,我也好稍作準備!”
師伯還未說話,立在茅山掌教身後的半大小子卻突然嚷起來:“所為何事難道你不清楚嗎?你搗鼓的那些半人半妖的怪物,今日我們就是要統統殺個幹淨,若你現在立刻投降,我們還能饒你一條性命,如果執迷不悟,今日之後世上就再無長春子這一名號!”
“嗬,那家的毛頭小子竟然有那麼大的口氣?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斤兩!”那虛影神色轉厲,淩空拔出古劍輕輕一揮,一道絢麗的紫芒從劍尖噴薄而出,直直地向沈掌教的曾孫飛去。
那小子倒也不怵,跨前一步從袖裏抽出一把泛著青芒的鐵尺,正是昨晚師伯歸還的祝由尺!隻見他雙手一撐,祝由尺淩空飛起,化作一道青色閃電迎向飛至的紫芒。兩者交擊,發出一陣悶雷般的響聲,紫芒消失無蹤,而祝由尺也失去了光澤從空中跌落,那孩子倒退了幾步,臉上紅暈一閃,“哇”的一聲噴出了一口鮮血,顯然受了內傷!
半空中長春子的虛影卻沒有絲毫的變化,冷哼一聲,劍花再挽,又是一道更加絢爛的紫色劍氣,直劈向地上再無招架之力的茅山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