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過後,九月份開始報名讀書,一轉眼,胡銘晨重生回來已經一年多了,新學期開始,胡銘晨就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了。
胡燕蝶和胡雨嬌也順利的上了初一和三年級。
胡銘晨的“異變”對胡燕蝶和胡雨嬌最大的影響,並不是他們的物質生活出現了巨大改變,不用再忍饑受凍,而是他們在學習上的飛躍進步。
尤其是胡雨嬌,胡銘晨這個妹妹從小就不愛學習,每次考試,能夠及格就是異數。
在原有的軌跡中,胡雨嬌現在根本就還沒上到三年級,而是被留級了又留級。
胡燕蝶比胡雨嬌要好不少,可是學習上,也隻能算是差強人意,在班級裏,並不算突出。
可是這一年中,在胡銘晨的帶動和幫助下,姐姐胡燕蝶和妹妹胡雨嬌的學習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個話用在現在胡銘晨的身上就再適合不過。
以前不管是胡建軍還是江玉彩,甚至胡建強都有督促過他們的學習,可是那種督促往往是一種高高在上姿態,所以作用並不大,反彈相應的還不小。
胡雨嬌是盯著的時候動一下,要是不盯著,那就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就算考試考不好,回來大不了挨一頓批評,沒有覺得有什麼大不了。
在農村,農活忙,事情多,再加上胡建軍和江玉彩都沒多少文化水平,根本不可能時時監督孩子的學習,更不能答疑解惑,這就使得他們督促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而胡燕蝶有了胡雨嬌做擋箭牌,雖然挨訓的次數相對較少,可是,真正對知識的吸收也是薄弱的。隻不過胡雨嬌太差,每次重點訓了她之後,胡燕蝶著的“炮火”就小了。
現在不一樣了,胡銘晨在學生的突出表現,激起了胡燕蝶和胡雨嬌的學習熱情和鬥誌。
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都喜歡拿他們與胡銘晨做對比,而對比的結果又差距挺大。女孩子的自尊心挺強的,一次兩次之後,兩姐妹就有點受不了。
胡燕蝶覺得自己是姐姐,不能顯得比弟弟差那麼多,否則她還怎麼起帶頭作用啊。做姐姐的應該起到頭作用,而不是成相反的陪襯標的。
胡雨嬌雖然是妹妹,可是哥哥和姐姐都拿出勁頭來努力學習,她也是受到感染和影響的,老師經常說她“怎麼不能像哥哥胡銘晨那樣認真學習”讓胡雨嬌也咽不下那口氣。
學習的激情和動力有了,可要是缺少了適合的方法和知識傳遞也不行,這方麵,胡銘晨恰恰可以彌補。
胡雨嬌和胡燕蝶每天晚上與胡銘晨一起學習和做作業,不懂的可以問胡銘晨,胡銘晨往往都能給與淺顯易懂的解釋,每次搞懂一道題或者學會一個詞彙,兩姐妹心裏麵都會有一股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尤其是在第二天得到老師表揚的情況下,那種成就感就變得更為激烈。
除了答疑解惑,胡銘晨還帶著他們做複習和語氣,就是將自己的學習方法傳授給他們,老師講過的課,要做複習,第二天要講的內容,要提前預習,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數,知道自己該如何補強和有所預備。
看到自己每一次測驗成績都能有明顯的變化,而與此同時,老師表揚的次數多了,同學恭維的話語也多了。
漸漸的,胡雨嬌和胡燕蝶已經不需要任何的督促,就可以做到很主動的學習。
正規的學習之餘,胡銘晨也沒少給他們補充增加知識和內涵的課外讀物。
開始的時候胡銘晨到市裏麵的書店去買書,隻買自己需要的。但是後來胡燕蝶和胡雨嬌常常給他投來羨慕和些許不滿的目光,而且還時不時的拿他的課外書來翻,當然胡銘晨看的課外書她們倆是看不懂的。
不過胡銘晨還是挺敏銳的,兩三次之後,他就對姐姐和妹妹的反應注意上了。
此後,胡銘晨每次到城裏麵,都有有意無意的在書包裏給她們倆裝回來一兩本適合於他們那個學習階段的課外書籍,例如童話故事,例如科普讀物,甚至還會帶新出的漫畫等等。
正規可也學習上的進步,再加上課外讀物的豐富,兩姐妹就產生了明顯的變化。
對胡燕蝶和胡雨嬌的變化,他們自己高興,父母高興,胡銘晨更是高興和興奮。
知識改變命運,重生後的胡銘晨不僅僅希望自己的命運發生改變,他同樣也希望家人的命運出現改變。
物質條件的部分,胡銘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來補充他們,但是對生活的態度,對未來的設想和感知,那就不是他能幫得上忙的了。可是在獲取更多知識的情況下,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會自動的自我形成和提升,那才是一輩子的事情,那才是真正屬於他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