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總,你看,這是我們攀雲縣目前正在規劃的開發區,從我們站的這裏,一直延續到那邊山腳下的老城區,看到那邊的施工了嗎?那是我們正在新建的開發區大道,六月份之前就全部竣工投入使用,除了那條大道,在我們的腳下邊,也還有一條銀杏大道即將動工......”站在一座小山包上,宋喬山帶著幾個工作人員站在郭名利的身邊,宋喬山自己充當講解員。
宋喬山現在已經是攀雲縣的一把手了,建設開發區的構思,是胡銘晨給他提出來的,在當縣長的時候,就已經落實了相關規劃,因此,對於這裏麵的幾乎所有細節他都能嫻熟的娓娓道來。
胡銘晨曾經給宋喬山說過,攀雲縣得做產業轉型,在原有資源發開的基礎上,得大力發展旅遊業。但是過了一段時間,胡銘晨又專門給宋喬山寫了一份建議,就是攀雲縣在重點做旅遊業的同時,對於新興產業也要大力發展。
旅遊業雖然能夠帶來就業,帶來人流量,可是,對於提振當地的稅收卻是成效緩慢,而且,就gdp的貢獻度,旅遊業也還很難與工業製造業相比。
攀雲縣加大環保檢查和打擊,關停各種小型煤礦企業,這勢必對當地經濟造成很大的衝擊,要想穩住當地經濟,旅遊業和新興製造業一定要兩手並用。而且成立開發區,前期的水電路的建設,本身就是在拉動經濟。
宋喬山並沒有胡銘晨一給建議就馬上實施,他也是做了充分的調研,並且還請了社科院的專家做了論證,得到的結論都是肯定胡銘晨的那份建議。之後宋喬山就風風火火的行動起來,鎮南和涼城就跑了七八次。
宋喬山能夠履新攀雲縣之後不久就調整為一把手,也是與胡銘晨給宋喬山的建議有關。
原來的一把手就反對關停那些中小型的煤礦企業,他的理由是,一旦關停,對當地的經濟衝擊很大,而且那幾十家中小型的煤礦,為當地解決了幾萬人的就業,貢獻了好幾個億的稅收。
整個矛盾點始終解決不了,後來,市裏麵出麵調整,宋喬山勝出。
市裏麵的想法也很簡單,整個涼城,各個縣區都有十幾個到幾十個不等的小煤礦,這些煤礦的的確確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也正是因為這些煤礦的存在,當地的經濟轉型一直不能得到落實,就算是想引入一些企業,可是人家來看到當地髒亂差的環境之後,十家有九家都是搖搖頭走了。
所以到目前為止,涼城的經濟一直靠的都還是內循環和吃原始資源開采的老本。
現在宋喬山想要窗一條新路子,市裏麵就打算將攀雲縣當成個試點,如果宋喬山成功了,那麼攀雲縣的經驗就可以在其他縣區進行推廣,從而幫助涼城走上一條更加健康的發展道路。
當然,宋喬山得意扶正,還與張萌的父親張偉東有著很重要的關係。
張偉東已經不是副手了,去年他就已經由副轉正,正是張偉東的鼎力支持,宋喬山的理念才得意實施,前麵的一把手才會被調離。
而張偉東那麼支持宋喬山,胡銘晨多多少少發揮了一些作用。
宋喬山之所以能夠陪同郭名利到攀雲縣的新開發區參觀考察,這其實就是胡銘晨與他合作的條件之一。
根據兩邊的談判,未來,鵬博電子集團的ipeng係列產品,全部交由名利公司代工生產,而名利公司除了在代工價格上給與優惠之外,還答應到攀雲縣設立一個新的生產廠。
名利公司的總部雖然在鵬城,可是他們的生產基地其實並不局限在那裏,目前他們已經在全國的另外兩個省份設立的生產廠,其中在華北某省的生產基地,員工已經擴充到了超過兩萬人。而在朗州的周邊的幾個省份,名利公司還未建立生產基地。
對於到攀雲縣設立生產廠,郭名利其實並不熱衷,在他看來,就算是要設,也應該選擇在鎮南,起碼鎮南是省會,交通更加便利,信息更加流暢,招聘人才也相對容易。
但是胡銘晨偏偏就要他來攀雲縣,胡銘晨的理由簡單,攀雲縣的生產規模不需要太大,今後主要是針對周邊四個省區市的市場覆蓋。換言之,今後ipeng產品在這幾個省份的銷售,就由攀雲縣的生產基地就近提供。其次,攀雲縣的交通並不差,除了有火車連接之外,目前還通了一條東西走向的高速公路。至於人才招聘的問題,也容易解決,名利公司隻要派出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生產工人完全可以就近招聘和培訓。何況,攀雲縣還一定會在土地,用電和稅收上給與力度較大的優惠,在攀雲縣設廠,完全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