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晨怎麼也想不到,連到他家來吃個升學酒,都能被當作一種籌碼。
上次胡建強結婚,弄出一百多桌,這次是胡建軍家辦酒,還是給胡銘晨辦,這熱鬧程度,應該不會比胡建強結婚還差。
果不其然,原本準備的五十桌酒席,早上的一輪下來,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幸好胡建軍他們有所準備,馬上又調來八十桌的食材,保證上門來吃酒席的人,都不會被落空。而且,胡建軍高興之餘就很大方,酒席桌上的每個人都能拿到一包好煙。搞得興盛超市杜格點的煙根本就不夠,還是從涼城這邊緊急送了好幾箱來應急。
煙是好煙,酒是好酒,菜自然也是好菜,雞鴨魚肉樣樣不缺,一點不輸給城裏麵幾百塊一桌的。
本來也是如此,當初談酒席的時候,不算酒水,談的就是八百八十八一桌的標準。這種標準的酒席,在杜格鄉,算是十分的豪了。
總而言之,這次升學宴辦下來,胡家不但收不到一分錢,而且還要搭進去好幾十萬。完全就是賠本賺吆喝,就是花錢買麵子。
不過也不得不說,這個目的是實現了的。在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胡建強結婚不收禮以及胡銘晨辦升學宴不收禮的事情,成為眾人茶餘飯後的重要談資,尤其是對那些親臨現場的人來說,更是他們自吹自擂的一種資本,似乎能成為胡家的座上賓,是多麼榮耀的一件事似的。
那些來吃酒的人,除了來享受一頓之外,參觀一下胡銘晨家的房子也是題中應有之意。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進到他家院子了,怎麼能不好好走一走看一看。
不過,胡銘晨不可能讓家裏麵的每個房間都充斥著密密麻麻的人,一樓可以隨便坐,花園可以隨便賞,但是二樓就不行了,尤其是胡銘晨的房間與書房,那更是鎖得嚴實,不允許人進。
十裏八村與胡銘晨家有點交情的人都來了,那鄉裏麵的幹部就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在唐智良和華向群的帶領下,整個鄉裏麵的班子成員一個不落的全部到場了。
盡管胡銘晨家不收禮,可是鄉裏麵的一個班子不可能與普通鄉民一樣,他們竟然給帶來了兩塊牌匾,一塊是光耀門楣,一塊是造福鄉梓。
看到著兩塊牌匾,胡銘晨真是有些哭笑不得,原因無他,一塊的落款是唐智良,另一塊的落款是華向群。
如果胡銘晨家還是以前的樣子,那麼著兩塊匾額算是有些價值,起碼可以充當門麵。
可是現在......唐智良和華向群一不是什麼書法家,二不是什麼高官,普普通通的幾個字而已,簡直就是給胡銘晨出難題嘛,他是掛起來呢,還是直接收起來?
掛起來吧,不能增光,收起來吧,又會讓他們沒有麵子。
“時間倉促,來不及做更好的準備,哎呀,要是你家這邊早幾天通知,那就好了嘛,現在......搞得我們隻能獻醜,簡直就是趕鴨子上架嘛。”唐智良也算有自知之明,送出禮物的同時,對胡建軍和胡銘晨謙遜的道。
“唐書記說得是,他還有些功底,我完全就是個門外漢,就是上學的時候練過兩年,真是不好意思了,關鍵是沒時間做更好的準備。”華向群跟著說道。
“挺好的了,都挺好的,我看,寫得很好,兩位領導有心了,謝謝,謝謝。”胡建軍笑容洋溢的點著頭道。
實際上胡建軍根本就不懂書法,他隻是覺得,是鄉領導寫的,那就是好的。
“是啊,謝謝兩位領導了,百忙之中你們還跑一趟,這兩副字對我來說是一種鼓勵和鞭策,我會將它們掛在我的書房裏麵......”胡銘晨跟著道。
反正胡銘晨的書房一般人進不去,他掛不掛其他人也不知道。
聽說胡銘晨打算掛在書房以作勉勵,唐智良和華向群兩人頓時皆感到很有麵子。
辦升學酒的這天,胡銘晨一直不停的在接待人,比他在外麵累多了。
當然,能讓胡銘晨出麵的,要麼就是很親的親戚,比如外公江大山,大舅江玉富,比如姑奶奶這些長輩,要麼就是唐智良他們。此外,像是主動前來的小學老師以及陳大發這樣的,胡銘晨也要出麵招待。
整天笑臉迎人,說著滿嘴的客氣話,接受一個個千篇一律的恭喜道賀,胡銘晨感覺無比的沒意思。
換言之,著也是胡銘晨不太願意辦什麼升學宴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他來說,他今天就是一個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