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荏苒,水月如梭,胡銘晨中學階段的最後這個學期過得很快,感覺春天才過,夏天都還沒有真正的到來,他的高三最後一年就接近尾聲了,這也意味著胡銘晨將要踏上高考的獨木橋,與全國成百上千萬的莘莘學子競爭那進入大學繼續深造學習的名額。
根據安排,胡銘晨他們這一屆的高考時間是六月7號,8號和9號,總共兩天半,考五科。除了英語,數學和語文是文理科共同考之外,文科還特別要考曆史和政治,而理科則是物理與化學。
就在學期結束的前夕,胡銘晨他們班拍了畢業照。
畢業照是在教學樓前的花壇邊拍的,老師們坐在前排的凳子上,胡銘晨他們則是按照秩序站在後麵。
按理說,像胡銘晨這種品學兼優的學生應該緊挨著老師,站在第一排的中間。可是由於胡銘晨的身高比較高,再加上胡銘晨也並不覺得站前麵的中間就是多大的榮耀,因此,他就選擇了最後一排,不僅站最後,而且還是最靠邊的一個位置。
這麼說吧,要不是對他熟悉的人,從這張大合照上還真的不太容易很快將他給找出來。
然而,隨著後來胡銘晨的聲名大噪,成為享譽世界的商界巨富,今天與他站在一起找了畢業照的同學們都十分珍惜這張照片,以自己曾經與胡銘晨同過窗為榮。
不僅是學生,就是那些沒有教過胡銘晨的學校和年級領導,也把這張照片看成是自己教育生涯的一個高峰,而且是無法逾越的高峰。
為了讓大家方便備考,學校對六月五日和六日兩天進行放假,不過在放假前,班主任老師做了各種強調,尤其是要大家調整好心態,心平氣和的走進考場,千萬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發揮出自己平時的真實水平就好。
老師們也知道,教學任務進行到這個階段,該儲備的知識也儲備得差不多了。指望最後的兩天突擊複習,臨時抱佛腳的視線成績大增,幾乎已經成了不可能。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休息好,心態調整好來得重要。
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現有個別考生發揮時常的狀況,明明自己掌握的知識點,偏偏由於緊張或者沒有休息好等各種原因,使得本該做對的題目卻沒辦法做對,從而與自己心儀的大學校園失之交臂,成為人生的一大憾事。
不過在胡銘晨看來,要是連這點心裏素質都沒有的話,那也可以算是能力上的一種缺失,或者說是不及格。這種人,就算進了大學,今後能取得事業好成績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因為承擔不了壓力,而一個優秀的人才,是一定要適應並且能抗壓的。
胡銘晨自己將高考當成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就與平時的測驗差不多,然而他家裏並不是這麼看待的。
放假的這天,胡銘晨剛回到春天小區的屋裏,他就發現,爸爸胡建軍和母親江玉彩來了,就連三叔胡建強和三嬸周玉仙也在。
“爸,媽,你們這是......三叔,三嬸,你們是有事情來辦事?”胡銘晨詫異的看著客廳裏坐著的這些長輩,有些吃驚的問道。
“辦事,辦什麼事啊,不是聽說你要高考了嘛,所以我們就來看看你,給你加油打氣。”胡建強道。
“就是,我聽說這高考啊,就和過去古時候的人考秀才舉人一樣,挺不容易的,考上了就讀大學,以後就是真真正正的城裏人了。”江玉彩一本正經的說道。
“媽,這高考啊,與你說的那些很不一樣,可以說是兩碼事。”胡銘晨苦笑道,“你說的那是考功名,可是讀大學,就是在一個充滿學識的環境裏再多學習幾年而已。現在都什麼時代了,城裏人不城裏人又不是靠一次考試來決定的,要不了多久,恐怕城裏人還羨慕農村人呢。”
在黃泥村,就胡銘晨所知,之前還沒有出現過大學生。之前在村裏麵,能讀個師範就算是知識分子了,像胡燕蝶那樣讀中專的,比例都不高,村裏的孩子,大多數就是讀個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甚至有些小學畢業了之後就出去了。
雖然現在胡燕蝶也算是大學生了,而且讀的還是大洋彼岸的洋大學。可是她那不算是正式考取的,屬於花錢讀書的性質。如果胡銘晨這次能夠蟾宮折桂,那就名正言順的成了第一個考取大學讀書的人。
就算之前胡銘晨賺了很多錢,家裏也成了有錢人家,但是,相對而言,胡家人更希望胡銘晨可以考一個名校讀大學,那才算是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