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往美國的貨發出去了嗎?”胡銘晨問道。
“已經空運了兩批,目前已經進入東西海岸的兩個倉庫了,最大量的海運那一批,也已經到夏威夷附近,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在舊金山靠港,中國市場怎麼操作我不太清楚,但是北美市場,我們要確保二十萬部的庫存才行,而且,我們隨時開通線上的預定。”弗雷德道。
“弗雷德先生,你就那麼有信心嗎?要二十萬部的庫存,是不是庫存量太大了?對於新產品,市場不會一下子就那麼熱衷和接受的吧。”陳學勝疑惑道。
“我對百思買公司有信心,而且近來,網絡上對於我們產品的期待值越來越高了,當然,這和我們的媒體攻勢有關係,而且歐美年輕人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他們的消費能力也比較強,我們不怕庫存,反而怕斷貨,那樣的話,口碑就會砸。”弗雷德道。
“好吧,那就等貨船靠港,完成貨品的分發之後,就中美兩地同時上架銷售,甚至中國市場晚一點點都可以,陳叔,現在的月產量能達到多少?”胡銘晨點頭道。
“至多十一萬部,我們前麵生產的產品已經全部發往美國了,國內市場的部分,現在還在生產呢。”陳學勝答道。
“咱們不是擴大產線了嗎?怎麼一個月才十一萬部,這樣的話,一年也隻能生產一百二三十萬部手機,這樣的產能,遠遠不能滿足的啊。”胡銘晨皺起眉頭來道。
“關鍵是上遊的供貨商跟不上,當然,我們自己的車間都是臨時組建的,生產工人也都是新手,這個產能算是滿負荷的了。不過再給半年時間的話,我有信心將產能提高到十五萬部。當然,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銷售,目前的生產都是靠我們自有資金,這沒辦法形成一個好的資金鏈循環。這還是有舒爾茨先生的注資,要不然的話,會更麻煩。”陳學勝解釋道。
這樣的生產能量和規模,讓胡銘晨的眉頭深深的蹙了起來。這個量,是遠遠不夠的。
“胡總,這個產能不行嗎?一年一百多萬部,數量應該不算少了,尤其是對於新產品來講。”胡銘榮道。
胡銘榮作為國內市場部的副經理,他本來是沒有資格來開這個會的,隻不過是他們部門經理此時正在京城出差辦事,所以他算是代替來。
再加上胡銘榮與胡銘晨之間是堂兄弟關係,別人也沒有覺得他坐在這裏有什麼不合適。
當然在,在公司裏麵,尤其是在談到正經工作的時候,胡銘榮就不是胡銘晨的堂哥,上下級的關係還是要擺正,這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曆練之後,胡銘榮已經能夠很好的把握了。
“前期一百多萬部是可以了的,但是......考慮到未來,遠遠不夠。也許要的是一千萬部,甚至上億部。”胡銘晨搖搖頭道。
胡銘晨的這個話一出口,在場的人就有點瞠目結舌。我靠,一千萬部,一億部,有這樣的量嗎?現在好像還沒有哪家公司的手機出貨量能夠達到上億部的規模。
他們實在不明白,胡銘晨的底氣從哪裏來,莫不是因為舒爾茨投資了十億美元就衝昏頭腦了吧?要說一千萬部,甚至兩三千萬部,隻要操作得好,那麼還能夠達成,可是上億部,簡直有點點天方夜譚。
其他人不懂,可是胡銘晨卻是心中有數的,這幾年開始,手機在全球的銷售量會呈現的是爆炸性的增長勢頭,別說一億部,就是兩億部也不是不可能。
舒爾茨之所以會下重金注資,這就說明他急劇前瞻性,比其他人超前的看到了這樣的勢頭。否則,如果沒有那樣的銷量前景,他會一砸就是十億美金?他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更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所有的資金投入,都是希望產生巨額利潤,商人不是慈善家,舒爾茨說他看重胡銘晨的能力,實際上,他何嚐不是看好智能手機的前景,而目前能夠研發和生產智能手機的公司確切點說就兩家。如果舒爾茨的十億美金是投給蘋果,效果遠不如投給鵬博電子來得好。
產能一直以來都是胡銘晨注重的範圍,現在這個問題,胡銘晨必須得想個辦法從根本上來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