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將鵬博電子阻攔在美國市場以外,那麼就算胡銘晨他們搶了先,蘋果那邊也還能夠追趕上來,畢竟他們有全球第一大的單一市場,隻要他們肚子吞下這個市場,鵬博電子就不可能發展出那種壓倒性的優勢。
相反,蘋果那邊要是毒霸美國市場,他們就可以利用這個市場所形成的銷量和利潤優勢,從而對鵬博電子的先機優勢進行反撲。
他們可以投入更大金額進行技術改進和開發,他們可以利用規模優勢降低成本,也許一兩年以後,鵬博電子就會在蘋果公司的實力麵前被碾壓,從而打回原形。
當然了,也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對方是借用這種手段來逼迫胡銘晨他們這邊妥協,甚至接受對方的合作條件。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胡銘晨都不是那種輕易認輸服軟的人,越是給予他壓力,他越是不願意屈服。好不容易得到這麼一個機會,要是遇到這麼一點難題就推讓了,完全不是胡銘晨的做事風格。
甚至於胡銘晨就像是彈簧,壓力越大,他的反彈就會越大。
在打電話的過程中,胡銘晨和羅冠聰都沒有想出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不過胡銘晨在梳理前麵羅冠聰給他發的所有關於國際市場的資料時,讓他發現了一個問題。
在這封郵件裏麵,羅冠聰告訴胡銘晨,他們曾經接觸過at&t的商業市場集團,一開始,這個at&t下屬的商業市場集團對於ig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可是這家公司卻也給鵬博電子除了一個難題,他們願意與鵬博電子合作,幫助ig在美國市場的銷售,但是要求鵬博電子這邊的出貨價降低一百美金。
當時對於at&t方麵的這個無理要求,胡銘晨想也沒想就給予拒絕。
雖然at&t是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他下屬的七個集團一年有一千多億美金的營業額,但是胡銘晨也不能因為他規模大就屈服於對方的威勢。
更何況,胡銘晨對於歐美市場采取的是想用的價格策略,一旦答應給at&t降價,那麼對於其他客戶也要跟著降價,否則就會引發劇烈的反彈,從而影響到正題的一個布局。
況且,降價一百美元,這個幅度也太大了,這基本上相當於ig產品利潤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一旦真的價格降了,那麼鵬博電子的利潤就會大幅度下滑,沒有豐厚的利潤,那麼後麵的那些研發投入就隻能嚴重縮水。
此外,有關ig的價格,胡銘晨已經在新平發布會上公開說出去了,如果產品還沒上市,就大幅調價,會讓消費者誤會於他們的質量出現了問題,如果沒有出問題,幹嘛要大幅度降價,從高端機走向中端機。
這是一環扣一環的,一旦某個地方出現了坡口,那麼鵬博電子後麵的發展戰略就會受到深刻影響,甚至這種影響還會從國際市場反噬到國內市場來。
胡銘晨不會因為at&t的一個無理要求就讓鵬博電子陷於險境。
所以胡銘晨再次思考這個信息了之後,他對自己之前的判斷產生了懷疑。
也許未必是蘋果公司搞鬼,雖然蘋果也算大公司,可是現在畢竟不是十年後,十年後的蘋果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的確是巨無霸,可現在,它還沒有那樣的規模,影響力也還相對有限。
另外,胡銘晨分析了以下喬納斯的為人,他似乎並不會幹這麼齷齪的事情,就像格利特裏說的,喬納斯是企業家,不是商人,或許更進一步說,這家夥可以算是藝術家。
想到這個環節之後,胡銘晨就馬上將自己新的猜測告訴給羅冠聰,讓他想辦法從側麵驗證落實一下。
三天後,羅冠聰給予了胡銘晨信息反饋。
“胡先生,你猜對了,從中作梗的的確是at&t,而不是蘋果公司,也怪我太疏忽了,怎麼就沒想到這種可能性呢,要說對聯邦電信委員會的影響力,五個蘋果也不如at&t,他們才是真正的大鱷。”羅冠聰打電話給胡銘晨彙報道。
“猜對了是猜對了,可是......這也更加麻煩。如果是蘋果,也許還好辦一些,現在是這麼一個巨無霸,我們恐怕還真的是扛不住。”胡銘晨並沒有因為自己找到了問題所在而欣喜,他反而變得更加擔憂了。
“胡總,或許這也是好事哦,他們的商業市場集團不是要求我們降價一百美金嘛,我們如果可以適當滿足他們的要求的話,應該就可以打進北美市場了喲。”羅冠聰倒是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