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們去嗎?你們去的話,那我就和你們一起去。”胡銘晨沉吟了一下道。
胡銘晨本身沒打算去,可是麵對這兩個女生,胡銘晨隻有臨時改變主意。再加上好長一段時間不去圖書館了,胡銘晨也想去借兩本書回去看看。
當然了,胡銘晨還有一個比較現實的理由,就是他不希望與張萌的關係搞得太差,畢竟她的背後還站著張偉東那樣一尊大神。
通過兩次近距離的接觸,胡銘晨感覺得到,張偉東未來的前途應該很開闊,能夠與這樣的一個人走得近,對胡銘晨是大有益處的。
聽到胡銘晨願意陪他們倆再去圖書館,張萌的臉色才變得親和起來。
隻不過胡銘晨沒有太多的時間像以前一樣可以坐在圖書館裏麵看書,他隻能在借閱室借了兩本後就拿回家去晚上看。
胡銘晨選了兩本1980年版的《俠女奇緣》,它還有其他名字,比如《日下新書》、《兒女英雄傳》和《正法眼藏五十三參》等等,是清朝滿洲鑲紅旗人文康寫的一本。光緒三十二年上海書局出版過石印本,卷首有“俠女奇緣”四個題字,後來重印就用了這四個字做書名。
可惜這本書總共五十三回,但是在曆史的輾轉之中,遺失了一部分,隻剩下四十四回。
好在遺失的部分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描寫,不影響整本書的連貫性。
“張萌,你們是要在這裏看書,還是借了書回去看?我晚上還得上晚自習,不能在閱覽室多看了。”胡銘晨拿到兩本古樸的上下冊之後道。
“你都不看了,那我們還在這裏看什麼啊,我們也借回去看,要不,你也給我們推薦兩本吧。”張萌道。
“那你們想看什麼樣的書?”胡銘晨問道。
“你都借回去看了,那我們也借看吧,不過我們不看過以前的文言文,太艱澀了,不好看懂,你就給我們推薦一本國外的吧。”餘思思道。
“國外的......那就看《牛虻》吧,這是一本愛爾蘭作家寫的。”胡銘晨想了想道。
“胡銘晨,你也太壞了吧,我們一直以為你是正人君子,你怎麼能夠給我們推薦這樣一本齷蹉的書呢?”張萌很誇張的瞪著胡銘晨道。
“這......我怎麼了?這怎麼就是齷蹉的書呢?”胡銘晨感覺很是冤枉。
“怎麼就不是啊,你推薦一本名著不好嗎?《流氓》,一聽這書名,就不會是什麼好書,也隻有流氓才會推薦《流氓》這樣的書,這還不齷齪嗎?”張萌很激動的道。
胡銘晨剛才在說《牛虻》這本書的名字時,的確發音是《流氓》。這本書胡銘晨曾經看過,不過他很本能的對這本書的讀音就是流氓。
所以張萌一聽這個書名,他並沒有看到那兩個字,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
“你說什麼啊,我說的虻是蟲子旁的,它應該是一種蟲,牛虻是書裏麵主角的名字,和你說的流氓是兩碼事。”胡銘晨就自己的理解趕緊解釋道。
“小夥子,你說的那個字不讀“mang”而是讀“meng”,而且前麵是“niu”而不是“liu”,牛虻,不是流氓。看書啊,還是要多用字典,千萬不要想當然,否則就會鬧笑話。”此時圖書館裏麵的一個女管理員聽到胡銘晨他們的對話,從櫃台後麵走出來給胡銘晨提醒道。
一聽是這麼回事,胡銘晨的臉色當場就變得羞紅。
“謝謝,謝謝,我記住了。哎呀,沒想到我自己鬧了那麼大的笑話,謝謝指教。”胡銘晨急忙誠懇的對管理員道謝。
在兩位女孩子的麵前鬧出這麼一出笑話,胡銘晨還是多少有些無地自容的,感覺自己的形象一下子大打折扣了。
“兩位小姑娘,這位小夥子推薦的並不是什麼流氓書籍,我們圖書館裏麵也沒有那樣的書。這本啊,是一本講述革命的故事,主角是一個英雄人物,他背叛了他所篤信的上帝和階級,投向了革命,卷入了火熱的鬥爭,最終錘煉成一個為統一和獨立的意大利而戰鬥的革命者。它是一本值得你們看的書籍,如果你們要看的話,我幫你們找出來,你們再填寫借閱單。”管理員隨即又向張萌和餘思思介紹道。
“哦,原來是這樣,謝謝阿姨,那我們就看這本書了,麻煩你了。”張萌和餘思思道。
“不好意思,讓你們笑話了,都怪我看書太不嚴謹,以為名字就讀“流氓”。”管理員走開去找書了之後,胡銘晨尷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