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 / 3)

我:“這說明什麼呢?”

王一生:“假如把人體比作汽車,把基因比作駕駛員,你覺得有什麼不同呢?”

我:“!!!”

王一生:“沒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人類,也沒有什麼植物和動物,不論是恐龍還是昆蟲,都從一開始就不存在。這個世界上隻有一個物種,那個物種叫做‘基因’,我們,都不過是基因的生存機器罷了。把基因看成人類,那麼,鳥類就是型號不同的飛機,犀牛就是卡車,鯊魚就是快艇。人類就是人工智能。隻不過,人類用鋼鐵和矽作為製造機器的原料,而基因利用蛋白質,也就是碳水化合物來作為製造它們工具的原料。如果你看過高達,那麼,基因就相當於坐在高達這種人形機器體內的駕駛員。”

我:“這……沒那麼簡單吧?”

王一生:“就是這麼簡單。我們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是為了保證基因的生存罷了。就像機器人,飛機,汽車的存在,是為了人類的延續和發展。基因內部的順子就是製造工具的設計圖,它們可以靠蛋白質這種原料製造出各種形狀和功能的生存機器,這也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物種豐富多彩的原因。我們和狗其實沒有區別,我們和貓沒有區別,我們都是一大堆組合方式不同,形狀不同的基因罷了。”

我:“就像橡皮泥一樣,隻是捏成了不同的形狀?”

王一生:“可以用這個比喻,當然真實情況過程要複雜很多。我說明這一點,隻是想告訴你,所謂的人類的交配,婚姻,結合,都不過是基因下達的指令罷了。基因在你的大腦內設定了性激素這一信號來控製你的性行為,從而達到它自我複製,生存下去的目的。當你產生性欲時,你已經被基因控製了。”

我:“所以……你的目的是?”

王一生:“擺脫基因對人類思想的操控,讓人類的思想獨立,脫離基因的控製,思想應該反過來控製基因,而不是被基因所控製。也就是所謂的‘逆天’。”

我:“思想反過來控製基因?這可能麼?”

王一生:“可能。在人類文明沒有發展以前,世界是基因的天下,但是當人類智慧產生後,基因的敵人就已經出現了。那個敵人,就叫做思想。思想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它不會像基因那樣衰老死去,它可以被一代一代地傳承。思想這種生命體的傳承的身體就是所謂的‘文化’。人類文明發展到了現在不過萬年,人類的身體和古人沒有什麼區別,人腦想要有一丁點改變,哪怕變聰明一丁點,都需要20萬年的時間。所以現代人的大腦,其實和古代人完全相同。但是現代文明之所以發達,就是因為文化的積澱,增長和繼承。

“如果人類沒有文化的積累和沉澱。你和你的父母,你的祖父,你的祖先的行為不會有任何的區別。因為人類與生俱來大腦就是一片空白沒有知識的關係,如果文化不積累,不管傳承多少代,人類依舊是靠打獵,靠采集野果過日子。

“思想,就是通過文化這種形式展現的另一種生命體。而文化中,大部分都是被基因控製產生的關於欲望和感性的沒用成分,屬於文化雜質。隻有那些關於真理的世界規律,數學公式,物理定律,才是真正的精華。那是思想的最高層次。而我的追求,就是要讓人類理性化,擺脫被基因控製的局麵。不管怎麼樣,都要讓人類在最大程度理性化。”

我:“我還是很難接受……”

王一生:“可以理解,因為人類大腦與生俱來就有一個本能,那就是害怕被改變。在原始社會,身體被改變,往往意味著畸形病變,意味著不利於生存,意味著死亡。所以人類也有害怕變成另外一種形式的本能恐懼心理。但是隻要到了那一天,人類都會被迫接受的,因為那些不接受的人都會被淘汰,剩下的都是接受改造的。”

我:“可是,你為什麼這麼急於理性?就算人類靠自己的發展,也能夠達到那樣的地步,沒必要靠暴力進行吧?”

王一生:“因為資源不夠了。人類的工業文明現在正在以一種指數爆炸式的方式增長,每年人類工業增長對能源和資源的消耗都以一個驚人的速度在增加。知道這樣下去會有什麼結果麼?那就是能源枯竭,人類再也沒有希望進入太空階段。從而隻能夠在地球上等死。”

“地球將會成為困死人類的囚籠。隻有靠大力發展技術,發展出核聚變,才能夠支持人類進入太空文明階段。美國打中東,打伊拉克,敘利亞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什麼?說到底是為了能源。為了石油資源。而當美國頁岩氣革命開始以後,美國在中東的石油依賴度下降到了每年8000萬噸,甚至美國的每年石油出口已經可以超過中東。所以戰爭就可以避免了。美國沒必要把大量資金耗費在戰爭上。這就是科技發展避免戰爭的實例。在古代,科技不發達,人類為了生存,才會發動對外地的資源掠奪戰爭,現在科技的發達,頁岩氣,太陽能,海浪能,海洋滲透能,岩漿地熱能,釷核反應的運用,人類能源問題的逐漸解決,轉基因和雜交技術對糧食問題的解決,人類就沒必要再發動戰爭了。事實上,人類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的真正原因並非核武器,而是科技發展,新資源源源不斷地發現造成的戰爭的避免。隻要科技發展一天不停止,新能源的開發一天不停止,人類戰爭就永遠不會發動。”

我:“這樣不是很好麼?”

王一生:“不,遠遠不夠。目前雖然算是黃金時期,但是還遠遠不夠。以目前的工業發展速度和地球資源量,人類能源遠遠不夠。人類的石油、煤炭、天然氣、可燃冰、頁岩氣加起來也不過隻能夠支撐人類再發展不到1000年的時間。而太陽能和風能,水能畢竟太少了,不可能滿足所有人類發展的需求。到了能源枯竭的那一天,人類工業文明就會終結,已經過慣了工業文明日子的人類,怎麼可能接受文明的倒退?能源率先耗盡的國家為了生存,必然會發動戰爭,那時候,就是人類災難到來之日。”

我:“可不是還有核裂變麼?而且,那麼長的時間,人類也會找到別的可替代能源吧?”

王一生:“核裂變也隻是延遲了人類文明衰退的到來而已。隻有核聚變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能源的問題。原因很簡單,核聚變的能源比核裂變強大得多,而且核聚變過程中可以產生出大量新的材料。這是人類進入太空文明的必然需要。人類如果不進入太空文明,那麼,就無法開發太空資源,最後必然隻有在地球上等死。”

我:“可是……不是還有上千年麼?”

王一生:“嗬嗬,你想的太樂觀了。上千年隻是極限的說法而已。因為除了能源之外,人類還有對材料的依賴。就算能源問題能解決,但是材料問題怎麼解決?汽車,機器零件製造需要鋼鐵,就算你有能源,沒有鋼鐵等材料也沒有用。而這也是核聚變的優點,核聚變過程中可以產生出從氦到鐵為止所有的物質,到那一天,人類可以人為製造所有的材料,汽車就會變成白菜價。核聚變可以利用整個大海的海水作為能源,起碼可以支撐人類上萬年的時間。而月球上的氦-3和其他行星上的核聚變資源足以讓人類文明蔓延到全宇宙。能源問題不解決,資源問題不解決,人類文明注定消亡,連太空也上不去。”

“此外,核聚變可以製造人造小太陽,有了小太陽的情況下,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一年四季種植水稻等作物,一年可以四熟甚至六熟,到了那一天,人類的溫飽問題將徹底得到解決。這就是核聚變的強大之處。現有的石油和煤炭儲量隻能夠支撐人類再使用數十年,理論上石油雖然有很多可替代能源,但是太陽能太少遠遠不足以滿足人類需求,氫能源和可燃冰開發成本很大,核裂變汙染非常嚴重,如果數十年內沒有可替代的能源出現,人類必然發生大規模戰爭,最後走向文明的衰退,甚至滅亡。人類文明能否存在和延續,目前隻看核聚變能否實現。”

我:“……可是,這和你宣揚的理性有什麼關係?”

王一生:“很簡單的道理,現在的人還沒有認識到核聚變的重要性,而是開始享受生活,大量的富二代富三代從小就知道享受,而不知道科學文化素養的重要性,甚至還有很多學生因為對學業的厭惡而逃課。這些人,從某個角度來說,都是不理性,浪費社會資源的存在。這種存在,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消滅,另一個是強行改造,改造成理性人。不然,隻會浪費社會資源,壓抑新科技的發展。”

“此外,人類由於慣性的經驗性思維方式,往往會固守舊的知識,對已經進入大腦的知識冥頑不化,從而不接受新的真理。而理性人則不會那樣。對於理性人來說,隻要一件事是正確的,屬於真理,邏輯能夠自洽,比以往的經驗更有說服力,那麼他就會迅速轉變觀念而不會固守舊有的觀念。”

“知道麼,慣性思維,既得利益者是新生產力的最大阻礙。尤其是大量的官員,公務員,娛樂行業,更是浪費社會資源。公務員本身並沒有生產任何的產品,但是他們卻享受著其他勞動者生產的果實,方式就是稅收。公務員之流的生存方式,不過是靠勞動者生產的資源的分配而已。如果有一天科技足夠發達,公務員完全可以被理性智能機器所代替,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生產任何物質。也沒有資格繼續占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