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方麵,還是在股份構成上。隨著大量不同來源的莊家入股,諸多原屬於愛新覺羅家族人員管理的企業中,屬於愛新覺羅的股份被不斷地稀釋,這種稀釋的幅度,並不是微小的波動,而是一種整體的趨勢。如果隻是股票被稀釋,倒也還好,畢竟上市企業之中,一個公司的股票本身就是大幅度變動的,董事長的改換也是常事。
隻是除了股票之外,在諸多的實體企業,隻要是有天津愛新覺羅家族參與的企業,都出現了各種令人咋舌的變動。
比如說,在北方的愛新覺羅家族的三家企業,都出現了原料市場的原來企業拖欠、延期原料發貨甚至直接撕毀條約封鎖對愛新覺羅家族出口原料的情況。
而在另外一些技術性較強的企業中,則是出現了大量挖掘人才的現象,單單是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有五家掛著愛新覺羅家族的中型企業的技術團隊宣布散夥,或者跳槽的情況。
除此之外,就連員工方麵也出現了一些人才被挖掘的現象。而且深究起來,就會發現這些被挖掘走的人才,都是被人用重金請走的,甚至有一些能力並不如何突出的中上層人才也被以高額的報酬挖走。
更讓愛新覺羅家族內人士焦頭爛額的是,僅僅是不到半天的時間,又有三家工業的化工品和兩家奢侈品品牌企業被質監局查出含有多種有毒化學物質,比如愛新覺羅家族的老六金恒鈦掌管的天茂集團生產的男士尖頭皮鞋就在運輸過程中被攔截並被截貨,並檢查出有高濃度的氟乙酸甲酯。
與此同時,還有連續十七家與愛新覺羅家族有著貿易關係的企業幾乎是不約而同地就發起了對愛新覺羅家族產品的產品質量控訴。而且控訴的理由各不相同,或是質量問題,或是安全問題,又或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交易額出入都被列入了打官司的理由,而且不少企業還請動了律師團,大有不幹一場不罷休的架勢。
更讓人無語的是,隨之而來的,還不單單是經濟上的衝擊,還有更多在作風方麵的衝擊,比如說,連續四組愛新覺羅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被不同程度地曝光,包小三,養二奶,和董秘有曖昧關係,甚至連這些董秘的身家都被曝光,最高的董秘身價居然高達6億,揭發的人員來自監事會的職員階層,也有來自董秘圈子裏的人物。
這背後的內幕,既匪夷思索,又讓人深思。
局外人以為是中央高層的新一輪反腐和打擊既得利益者的行動,為公務員財產公示鋪平道路,但是圈子內的人卻很明白知道不是。
這樣的情況,簡直就像雨後春筍一般蜂擁而出,從零零散散的點,彙聚成了一股巨大的衝擊力量,這股力量又轉變成了一把鋒利的寶劍,劍頭直接就指向了愛新覺羅掌管的經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