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去除風控軟件是有意為之?”我問道。
“不錯,風控軟件去除雖然會可能導致一些小問題,比如說上次事件裏出現的交易委托丟單情況,但是對於做內幕交易的高層來說,卻是不得不去除的。要是去除了風控模塊,很多交易策略都變得不可行。”唐至順如實回答道。
“那麼,那次事件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真的隻是因為一個操作員的小小失誤?”
“當然不是。”唐至順道,“其實那一次的事件,起初目的主要是為了扳回我們光大證券上午買藍籌股的虧損。
“那一天的上午,因為交易時的錯誤,我們公司動用了78個億買藍籌股,但是因為之後的藍籌股股價大幅跌落,導致我們虧損了將近7個億。中午楊劍波知道這個消息後,為了彌補上午的虧損,下午就和幾名決策者商量讓投資部在股指期貨上做了大量空單對衝,通過轉化ETF賣出股票,結果盈利了34億,每股收益憑空增加1元。當時楊劍波滿以為能夠彌補上午的虧空,順便用一次激進交易給光大集團在期貨和衍生品交易添一把火,讓光大凶猛的勢頭更上一層,隻是做的有些過了,反而把自己弄下了水。結果不但利潤沒到手,自己也和其他三名決策人一起落馬,被驅出了金融圈,還導致我們光大的評級在很多交易所都從AA級掉落到了C級。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原來如此,果然是內幕操作啊。”我冷冷一笑。
唐至順繼續道:
“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出在我們光大, 但是後來引起多隻股票瘋漲卻不單單是我們的原因了。我們光大的大量買盤造成了其他證券機構的自動交易軟件交易,跟風買進,光靠我們光大一家的力量不足以讓大盤拉成這樣。這是一次典型的黑天鵝事件。還有的原因就是券商的自營業務在交易所有獨立的交易席位,不像保險、私募等機構需要通過櫃台交易。我們證券商的結算方式通常是在下午3點收盤以後再清算頭寸——也就是說交易在前、資金清算在後。因此才可能發生光大自營賬戶資金不足也能達成交易。
我笑了笑,道:“好比拿著一張隻有1萬元額度的信用卡刷了1個億,訂單發出前還可挽救,但係統卻根本沒有校驗這筆訂單是否超過資金額度,結果訂單成交了,對嗎?”
“對,可以這麼說。但除此之外,上交所、證監會對風控軟件的檢查不徹底,在風控模塊這一方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一方麵原因。總而言之,那起事件各方麵的原因都有,不能偏聽偏信,一概而論。”
“具體是怎麼造成空單對衝的?修改了購股單位是麼?”
“不錯,就和外界傳的一樣,主要是修改了購股的單位。打個比方,比如需要購買能兌換成3000萬份ETF的股票數為3000萬股,那麼則隻需要在交易係統中輸入3000萬股股票的量,係統將自動集合分別朝有關標的股票下單,但在實際下單時,因為股票買賣係統的最小單位為‘手’,即100股,那麼此刻則需要下單的數字即為30萬。在那次的事件中,就是有楊劍波在下單時將3000萬份的數量直接輸入在了股票買賣係統中,使得交易在一瞬間放大了100倍。這才最終導致了後來的大盤曲線的直線飆升。”
唐至順麵無表情地跟我講解著造成光大“烏龍指”事件的真正原委,而我心裏的一些疑問也終於明了了。和我之前預測的一樣,光大的烏龍事件的確是一幕由幾名決策者同時策劃,有預謀有目的的人為內幕操作事件,隻不過這一起內幕事件披上了意外事故的外衣而已。
“你的回答讓我很滿意,接下來,我要你重演一遍光大烏龍指事件,有哪些方麵的問題?”我笑看著唐至順,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