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三十二 鎖定(2 / 2)

“當然不是。”司伏見笑了笑,“真要說起來,張國華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比死了還痛苦。”

蘇舒一愣,眼珠子轉了轉,忍不住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凶手很高明,但是也很幼稚。”司伏見一邊笑著,一邊朝著蘇舒走進了幾步,“典型的報複心理罷了。凶手的犯案手法雖然高明,沒有留下多少物證上的蛛絲馬跡。但是如果用心理分析法的話,就很容易確定了。”

“報複心理?難不成你的意思是?”老警長兩手搭在黑皮轉椅的扶手上,眯起眼問道。

“不錯,我想呂組長也是有點數的。”司伏見笑著道,“銀樂迪案件的策劃人和幕後真凶是王一生,至於昨天晚上炸死高清華的凶手是王一生的同學尉文龍。”

“學生作案?”蘇舒和老警長不可思議地對視了一眼。

“可是……一個學生怎麼可能做到這個地步?”老警長眯起眼盯著司伏見問道。

“呂組長,首先,我必須指出一個觀念上的錯誤。在美國,校園槍殺案的比例在全國槍擊案中的最高的,比起有家室需要顧全親友的成年人,學生是一種報複性更強,感情更不穩定,也更不懂得隱忍的群體。其次,在當代中國,學生能夠接觸到的訊息遠遠不是上個時代的同齡人能夠相比的。第三,有天賦的高智商學生,能夠犯下的案件,甚至是大多數的成年人都無法比擬的。”

司伏見和善地說著,語氣平和,絲毫沒有得罪人的意思。

“王一生……你這麼肯定?”老警長的臉上依舊是懷疑之色,“你倒是分析一下為什麼說是那個王一生做的案?他……是怎麼犯的案?”

“可以。”司伏見淡淡地笑道,“很簡單的道理,張國華是能夠雇傭打手和保鏢暗中下手的市委副書記,如果他暴走殺人,沒必要親自動手。更何況,這一次的銀樂迪案件很顯然是有人周密安排的結果,最簡單的說法,如果張國華是過失殺人,他沒必要在動手前關閉銀樂迪內部的所有監視攝像頭。既然銀樂迪內部的監視攝像頭被人在犯案之前已經被提前關閉,證明這件事是有策劃的行為,張國華自首的口角爭執導致殺人的理由自然是過不去的。”

老警長一邊聽著司伏見的分析,微微頷首,卻又鎖緊了眉,微微搖頭。

司伏見繼續說道:“銀樂迪案件難就難在兩個地方。第一個,張國華自首太過堅決,真凶卻又沒有留下足夠多的物證,導致警方取證不足無法鎖定目標。第二點,就是死者的死亡方式太過離奇,十二人。兩人跳樓自殺,一人咬舌自盡,兩人割喉自殺,兩人開槍自殺,一人甚至挖心髒自殺,一人被槍殺,三人死在刀下,幾乎每個人的死亡方式都不一樣,殺人手法和目的也不一致,有自殺,也有刀殺和槍殺的方式,這就加大了調查的難度。這些人每一個人殺人的動機都無可尋覓,更離奇的是還有父母殺死自己兒子的怪異情況。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人的殺人動機,已經無法用人的思維來衡量這件案件。”

“先從銀樂迪案件說起吧,銀樂迪案件,與其說是一次殺人案件,倒更像是一次鬧鬼事件或者是靈異事件。當然,作為一個無神論者,我並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神魔怪力的存在。”司伏見淡淡地笑道,“如果要我用正常人的思維來評價銀樂迪案件,我隻能夠說……那十二個全都瘋了。除此之外,別無解釋。十二條人命,就像是十二根絲線,纏繞在了一起,亂成一團,讓人很難抽絲剝繭理清其中的關係。但是,有三件事卻是可以肯定的。第一,銀樂迪案件必然不會是黑道組織或者地下勢力下的手,因為即便是地下勢力,也有他們自會的規則,很少有地下勢力下手牽扯到被害人的子女家屬,除非是互相之間有著深仇大恨。第二,銀樂迪案件的真凶,和被害人之間的仇恨非常的深,從張嶽挖出了自己的心髒來看,凶手為人非常殘忍,複仇心理很強。一般來說,人的心髒被挖出後能夠存活十秒,張嶽的左手上沾染了他心髒的血液成分,由此可見凶手曾經讓他捧著自己的心髒展示。可見真凶手段之殘忍。張國華再喪心病狂,也不會對自己的兒子下這麼凶殘的毒手。第三,凶手本身不僅有著高超的犯罪智商,而且對KTV之類的場所也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從馬楚、張嶽等人是通過手機聯係先後到場的順序來看,凶手很明顯有著一個順藤摸瓜的過程,最終的目標就是張國華,定位非常清晰。這證明凶手的思維非常清晰而冷靜,同時他的膽魄也遠超一般人。綜合這些因素,真凶七成就是王一生,逃不了了。”

“王一生……”蘇舒在嘴裏反複念叨了這個名字,“可他是怎麼做到的?而且,呂組長對他用過測謊儀調查,王一生並沒有撒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