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姐隻好說:“這孩子,還沒長大呢。”
小荷在機房值班,一值就是一年多。那女同事早上班了,去了其他科室。
小荷在機房,有時間就看書。自己買的,跟朋友借的;文學的政治的曆史的,讀了一部又一部。
她高興地跟李大姐說:“李大姐,這裏真好!比大學的閱覽室還好呢!我在這一年裏讀的書,比我上大學四年讀的還多!在這兒,我又上了一回大學!”小荷每天把值班日誌填得清清楚楚,甚至李大姐寫的她都要給重新抄一遍。
李大姐勸她:“甭費那事了,反正也沒有人看。”
小荷笑答:“捎帶著練練鋼筆字,一舉兩得。”依然一絲不苟地填。
沒想到,上邊還真來了檢查組。組長翻看了小荷填寫的值班日誌,看了一個月的不行,還要看一年的,領導就把一年多的都給檢查組長拿來。組長看完後興奮地說:“沒想到!真沒想到!你們的工作做得這麼紮實!我走了上百個單位的機房,就你們機房的日誌填得最好!”
因為這,領導被評為省先進典型,到處作報告、講演,著實風光了好一陣子。
領導對小荷刮目相看了。因為領導心裏有譜兒:兩年來,單位幾乎所有的人都曾經找過他,要求調換工作的,希望多發工資的,想弄個科長當當的,有的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人有工人,有中專學曆,也有成人大專學曆……
而小荷,這個單位唯一的重點大學本科畢業生從沒找過他!
領導有些激動,領導一激動,就會作出決定,領導作決定的時候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
領導說:“小荷,你到財務室當會計吧!”
小荷驚愕地看著領導說:“我學的是中文,當不了會計的!謝謝!”
領導說:“當不了也得當!”
小荷低下了頭:“行!我當!謝謝!”
其實,單位有多少人找領導,都想去財務室啊——那可是一個好地方!
小荷就當了會計。
很快,她就把賬處理得利利索索。
同事們見小荷不顯山不露水,就把會計這活幹上了,就問她:“你究竟托了哪裏的門子?竟當了會計?”
小荷迷茫地問:“什麼門子?”
大家就覺得小荷永遠也長不大了,連“門子”都不懂!
(摘自《天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