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雌雄(2 / 2)

“開始答題,計時五分鍾。”政委話音剛落,王隊長便提出了要求。

四位選手都低下頭,開始答題,會場陷入了空前的安靜,大家都踮著腳、屏聲斂息,期待結果。隻聽見筆在紙上劃過發出的“沙沙”聲和全場觀眾焦急等待發出的呼吸聲。

五分鍾的時間對於等待結果的人來說似乎有點兒漫長,但對於四位選手來說,真是轉瞬即逝。

“時間到!”王隊長的聲音瞬間打破了緊張而又安靜的局麵,他環顧四位選手,確定他們停筆之後,接著說,“現在從曉靜開始,依次宣讀自己的答案。”

“是!”喬曉靜起立,拿著自己的答卷讀了起來,“作為指揮員,戰前準備工作尤為重要,充分的準備工作是戰役勝利的關鍵,必須做好五點工作,一是高度統一的思想,也就是說指揮員要確保士兵與自己能夠做到上下一心,士兵願意以死相搏,以確保戰役的勝利,當然前提是這場戰爭是正義的,是為人民而戰的;二是戰爭時機的選擇,指揮員必須考慮到晝夜、晴雨、寒冷、炎熱、季節氣候的變化等因素,避禍趨利;三是戰場的選擇,指揮員必須要對戰場周邊的地形地勢了如指掌,諸如高陵窪地、路途遠近、險隘平坦、進退方便等條件,要做到胸有成竹;四是前線指揮員必須要具備相當的智慧、誠信、仁愛、勇猛、嚴明等素質,能夠靈機而動、隨機應變,巧用智慧,明謀全局;五是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和嚴明的紀律,要做到以令而行、令行禁止。”

“請坐,請翠玉同誌發言。”王隊長示意喬曉靜坐下。

翠玉起身,沒有看著答卷,直接脫口而出:“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製、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另一個發言的偵察兵小魁,聽說他的爺爺在清朝還當過幾年秀才,世道動蕩,家道中落,到他父親沒有怎麼上過學,竟成了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農夫,小魁倒是讀過幾天書。他的回答與喬曉靜的大同小異,相比之下更為簡單明了。

第四位發言的是後勤保障組的拴成,他識字不多,但道理都明白,說說還行,要讓他寫字可就太難了,他的答卷上,時而一個圈,時而一個三角符號,時而一條波浪線,時而又出現了幾滴雨點,若是不聽他解釋,很難有人知道他想說些啥,大家一看他的答卷都嘩然大笑起來。

拴成臉色通紅,有點兒羞澀地看了一眼台下的觀眾,又看了看方政委他們三位領導,結結巴巴地照著答卷講了起來,意思倒是與其他三位相差不大。

拴成講完,翠玉麵向他鼓起掌來,緊接著喬曉靜和小魁也鼓起掌來,然後包括方政委在內的所有在場的人都向拴成鼓起了掌,以示對他作答的肯定。

“同誌們,同誌們請安靜,現在有請我們的方政委對四位參賽選手的作答進行點評,有請方政委。”政委邊說邊做出了讓大家靜下來、請方政委講話的手勢。

“本輪作答都很優秀,表現最為優秀的是曉靜、翠玉和小魁,當然,拴成同誌的回答也很不錯。就是這個字學得太少了,很多地方都用符號表示,這個時候就差點兒事了。總之,這輪全部通過。”

方政委講評剛一結束,便又一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同誌們,同誌們請安靜,咱們第二輪比試馬上就要開始了。”政委又一次做出讓大家安靜下來的手勢,待會場安靜了,他開始讀第二道考題。

第二道考題是案例題,說的是明朝萬曆年間發生在朝鮮的中日之戰,日本攝政王豐臣秀吉野心勃勃,企圖實施亞洲擴張,占領朝鮮後,意欲侵占中國,當時的大明朝號稱雄兵兩百萬,接到朝鮮國王李昖求救信,“幾舉海內之全力”,前後用兵數十萬,與日本十五萬人馬作戰,耗銀近八百萬兩,曆經戰和反複,最終與朝鮮軍民聯合才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朝鮮。

要求四位選手簡單分析一下這場戰爭,總結出明軍在這場戰爭中暴露出的問題。

四位選手無不冥思苦想,認真作答,最後的結果是喬曉靜、翠玉和小魁進入第三輪,拴成交了白卷,用他的話說,“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場戰爭,更不知道是咋回事”。

拴成主動放棄了繼續參賽的機會,低著頭走下來主席台。

台上台下鴉雀無聲,所有的目光都注視著拴成漸行漸遠的背影,無不感到惋惜。